[发明专利]一种用SPF鸡胚细胞生产黄热病减毒活疫苗的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85260.7 | 申请日: | 2017-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522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8 |
发明(设计)人: | 万里明;鞠长军;王建梅;承静;许定花;吕品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鑫连鑫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9/12 | 分类号: | A61K39/12;A61P31/14;C12N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陈静 |
地址: | 214142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黄热病 减毒活疫苗 鸡胚细胞 细胞生产 传代 生物制品领域 质量检验标准 明胶 病毒培养 成品疫苗 基质细胞 减毒疫苗 接种细胞 疫苗效力 保护剂 病毒液 除菌 冻干 毒种 制备 传染 规程 预防 | ||
本发明属于生物制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SPF鸡胚细胞生产黄热病减毒活疫苗的工艺。本发明采用WHO提供的17D减毒疫苗株,经在鸡胚细胞传代适应制成毒种,接种细胞工厂培养的鸡胚细胞作为病毒培养的基质细胞,经培养后收集病毒液,再经过除菌,加入无明胶保护剂,然后冻干制备成品疫苗。疫苗效力指标符合于WHO规程,其它质量检验标准符合2015版《中国药典》第三部要求。用于预防黄热病传染。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SPF鸡胚细胞生产黄热病减毒活疫苗的工艺。
背景技术:
黄热病是伊蚊传播的严重嗜内脏性及嗜神经性病毒性传染病,病死率很高,是非洲和南美洲许多国家非常关注的公共健康问题。在非洲,该病对33个国家的5.08亿人口构成严重威胁,大多发生在非洲亚撒哈拉贫困地区。在南美洲和非洲等流行区每年至少报告病例超过20万,死亡病例超过3万。我国虽不处于疫区,但是随着我国对外经济开放,每年往来于非洲、南美洲热带地区(劳务外出、公务访问、旅游探亲)的人员越来越多,黄热病的传播媒介-伊蚊分布很广,对黄热病病毒潜在危害越来越大。由于对黄热病没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疫苗接种是唯一有效的预防方法,因此对出国人员接种免疫预防是极为必要的,同时也要对黄热病病毒经回国人员的带入保持警惕,做好应对的准备。
我国目前国内生产黄热病疫苗。每年大约有三十万人份,主要用于出国人员接种。这些疫苗采用SPF鸡胚卵黄囊接种,鸡胚组织培养,经研磨等过过程制成全胚粗制疫苗。由于杂质蛋白多,存在着不安全因素,有必要加以改进。
为了保证人用疫苗安全性,国家药监局对疫苗采用生产基质细胞有严格规定。二倍体细胞因来自人体正常组织,经过严格的检定,证明是一种最安全的细胞,但因来源有限,不能满足大批生产需要。VERO细胞来自
非洲绿猴肾转化细胞,具有潜在的致瘤性,虽然WHO允许用于疫苗生产,但有严格的代次限制,国家也制定了严格的残留DNA控制标准。而一般原代动物细胞,存在着外源因子污染。只有SPF鸡胚细胞因为材料易得,外源因子污染少被国家药监局列为疫苗生产首选细胞。
本发明公开一种安全的黄热病疫苗生产工艺,可同样达到现有鸡胚生产黄热病减毒活疫苗WHO要求的疫苗效力和保护效果。本工艺疫苗杂质少,副反应小于传统生产工艺制造的疫苗,疫苗安全性更好。同时可大幅提高疫苗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一种用鸡胚细胞黄热病减毒活疫苗的生产工艺。具体为:采用细胞工厂培养鸡胚细胞为病毒培养基质细胞,接种经在鸡胚细胞传代适应的17D减毒疫苗株毒种,通过培养,收集病毒液,再经过除菌、纯化、加入保护剂后冻干制备成品疫苗。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鸡胚细胞培养17D毒株生产黄热减毒活疫苗生产工艺。采用细胞工厂培养鸡胚细胞作为病毒培养基质细胞,接种经鸡胚细胞传代适应的17D减毒疫苗株毒种,经过培养,收集病毒液,再经过滤除菌后,加入冻干保护剂,冻干制备成品疫苗。
在一个优选例中,本发明所用的17D减毒疫苗株毒种为世界卫生组织(WHO)提供的17D-204毒株(NIBS CODE 213-77)。鸡胚细胞用SPF鸡胚制备。本发明所用的鸡胚细胞毒种为发明人经鸡胚细胞传代适应的毒种。毒种滴度按小鼠LD50法滴度不低于5.60LD50;蚀斑法滴定不低于5.8LgPFU/mL。
在另一个优选例中,本疫苗细胞培养方法为:
1).胰蛋白酶消化细胞浓度0.25%,pH为7.4~7.6。
2).鸡胚细胞培养液为含5%新生牛血清、0.3%水解乳蛋白、1%NaHCO3、2mM谷氨酰胺的MEM培养基。
3).病毒.培养液为不含牛血清的DMEM溶液,加入2%~3%NaHCO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鑫连鑫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鑫连鑫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8526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