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鉴定桑椹菌核病的特异性引物及应用该引物进行桑椹菌核病鉴定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85720.6 | 申请日: | 2017-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295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戴凡炜;罗国庆;唐翠明;王振江;李智毅;邝哲师;黄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Q1/6895 | 分类号: | C12Q1/6895;C12N15/11;C12Q1/04;C12R1/645 |
代理公司: | 广州知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4 | 代理人: | 宣国华 |
地址: | 51061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鉴定 桑椹 菌核 特异性 引物 应用 进行 方法 | ||
1.一种用于鉴定由肉阜状杯盘菌引起的桑椹菌核病的特异性引物,其特征在于:由上游引物CC-18S-F和下游引物CC-18S-R组成,所述上游引物CC-18S-F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NO:1中所示,所述下游引物CC-18S-R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中所示。
2.一种应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特异性引物进行桑椹菌核病鉴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取发病桑椹和健康桑椹各10个,提取这些桑椹的DNA;
(2)以提取的所述发病桑椹和健康桑椹的DNA为模板,利用上述肉阜状杯盘菌的特异性引物进行荧光定量qPCR;记录发病桑椹和健康桑椹DNA的qPCR反应体系的Ct值;将测得的所有所述健康桑椹DNA的qPCR反应体系的Ct值中的最小值作为评判该桑椹是否具有桑椹菌核病的临界值;
(3)取待检测的桑椹,并提取该桑椹的DNA;
(4)以步骤(3)中提取的待检测桑椹的DNA为模板,利用所述肉阜状杯盘菌的特异性引物进行荧光定量qPCR,并记录所述待检测桑椹DNA的qPCR反应体系的Ct值;
(5)当所述待检测桑椹DNA的qPCR反应体系的Ct值小于所述的临界值时,表明所述待检测的桑椹已感染桑椹菌核病;当所述待检测桑椹DNA的qPCR反应体系的Ct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的临界值时,表明所述待检测的桑椹为健康桑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特异性引物进行桑椹菌核病鉴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DNA提取试剂盒进行桑椹DNA的提取。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特异性引物进行桑椹菌核病鉴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荧光定量qPCR的反应体系包括:SYBR Premix Ex TaqⅡ(2×)10.0μL、浓度为10μM的上游引物CC-18S-F 0.8μL、浓度为10μM的下游引物CC-18S-R 0.8μL、模板2.0μL、双蒸水6.4μL。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特异性引物进行桑椹菌核病鉴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中荧光定量qPCR的扩增程序为:第一步95℃预变性30s,第二步95℃变性5s,55℃退火30s,72℃延伸15s,共45个循环。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特异性引物进行桑椹菌核病鉴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临界值为35。
7.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鉴定由肉阜状杯盘菌引起的桑椹菌核病的特异性引物在制备具有鉴定桑椹菌核病功能的药物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未经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8572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