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料结合装置、方法及其产品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89151.2 | 申请日: | 2017-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540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8 |
发明(设计)人: | 郭雪梅;吴政道;朱明毅;王峭鸿;周修锋;何立举;郭康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汉达精密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13 | 分类号: | B29C45/13;B29C45/27;B29C45/78;B29L31/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具 注射 入料口 注塑机 成型 时序控制器 第二材料 第一材料 结合装置 直接结合 时序 成型产品 外观效果 控制器 良率 量产 模温 | ||
1.一种双料结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注塑机,其具有主注射台和副注射台,所述主注射台注射第一材料,所述副注射台延时注射第二材料,所述第一材料成型产品的第一部件,所述第二材料成型产品的第二部件;
模具,其安装于所述注塑机,所述模具具有主入料口和副入料口,所述主入料口连接所述主注射台,所述副入料口连接所述副注射台,所述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在所述模具内成型并直接结合成所述产品;
其中,所述注塑机还具有变模温控制器,控制所述装置采用变模温成型技术进行成型,所述模具还具有时序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材料及第二材料的注射时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料结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入料口与所述副入料口之间呈L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料结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品为13-17寸的笔记本电脑机壳,则所述副注射台的最大射出量控制在150克以内。
4.一种双料结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1)注塑机的主注射台由模具的主入料口向模具内注射第一材料,成型第一部件;
(2)由模具的时序控制器控制注射时序,注塑机的副注射台由模具的副入料口向模具内注射第二材料,成型第二部件,并与第一部件直接结合成产品;
其中,以上成型采用变模温成型技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料结合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于步骤(2)后还包括步骤(3)对双料结合的产品进行外观处理。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料结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在所述第一材料注射快结束时,所述第二材料延时注射。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料结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材料为含碳纤维的塑胶材料。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料结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碳纤维的塑胶材料的碳纤维重量百分比为10%-50%,所述含碳纤维的塑胶材料的基材选自PA、PC、PPS其中之一。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料结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材料为高刚性塑胶材料。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料结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刚性塑胶材料是弯曲模量大于12Gpa的玻璃纤维增强的工程塑料。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双料结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纤维增强的工程塑料的树脂为与所述第一材料相匹配或相同类型的树脂。
12.一种双料结合产品,该产品为由权利要求3-11中任一项所述的双料结合方法成型的产品。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双料结合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品的第一部件为含碳纤维的塑胶件,所述产品的第二部件为高刚性塑胶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汉达精密电子(昆山)有限公司,未经汉达精密电子(昆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8915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节能台式注塑机
- 下一篇:一种注塑包胶格栅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