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芦竹碱衍生物及其药物组合物和其在制药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91808.9 | 申请日: | 2017-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0530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2 |
发明(设计)人: | 陈纪军;尹秀娟;耿长安;马云保;黄晓燕;张雪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D403/06 | 分类号: | C07D403/06;C07D209/14;A61K31/551;A61K31/496;A61P25/00;A61P25/28 |
代理公司: | 昆明协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3108 | 代理人: | 旃习涵 |
地址: | 650201 ***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芦竹 衍生物 及其 药物 组合 制药 中的 应用 | ||
1.如下结构式1和2所示的芦竹碱衍生物1‐2,
2.药物组合物,含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芦竹碱衍生物1‐2及可药用载体或赋形剂。
3.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的芦竹碱衍生物1‐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芦竹碱与N‐叔丁氧羰基高哌嗪,或者2当量的芦竹碱与2‐氨基乙基哌嗪,于无水甲苯中反应,110℃回流至反应结束,减压回收溶剂得粗品,硅胶柱层析纯化,二乙胺/甲醇/氯仿,v/v/v,分别为2/4/94和3/5/92制备得到化合物1‐2。
4.权利要求1所述的芦竹碱衍生物1‐2在制备褪黑素和5‐羟色胺受体激动剂中的应用。
5.权利要求1所述的芦竹碱衍生物1‐2在制备抗精神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6.权利要求1所述的芦竹碱衍生物1‐2在制备治疗或改善与褪黑素和5‐羟色胺受体相关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7.权利要求2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褪黑素和5‐羟色胺受体激动剂中的应用。
8.权利要求2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抗精神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9.权利要求2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或改善与褪黑素和5-羟色胺受体相关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91808.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