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锥头筋体后张桩基础及施工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97144.7 | 申请日: | 2017-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3865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5 |
发明(设计)人: | 石健;张钦喜;康景文;付文光;张智浩;周同和;张俊杰;李保坚;季东波;马利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健安诚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7/12 | 分类号: | E02D27/12;E02D5/58;E02D5/34 |
代理公司: | 北京易正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18 | 代理人: | 路远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锥头筋体后张 桩基础 施工工艺 | ||
1.一种锥头筋体后张桩基础,其特征在于:包括桩体,所述桩体的中心处设筋体,所述筋体的外侧套装设有隔离套管,所述筋体的顶端穿出桩体并通过锚具锁定,所述筋体的底端设有中间厚四周薄的锥形下锚体,所述下锚体上与筋体相连接面的中心处设有内螺纹孔,所述筋体的连接端设有与所述内螺纹孔相配合的外螺纹,所述下锚体上设有固定所述隔离套管的连接凸台,所述隔离套管与连接凸台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所述下锚体上位于连接凸台的外侧设有用于导引保护套管移动的导引凸台,所述保护套管套在隔离套管外,所述保护套管的一端套装在所述导引凸台上,并可沿着所述导引凸台做往复运动,所述保护套管另一端连接振动锤,所述保护套管上设有围绕所述保护套管均匀分布的定位支架,所述定位支架垂直于所述保护套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锥头筋体后张桩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锚体为圆锥体结构、棱锥结构或十字锥结构。
3.一种长螺旋成孔中心压灌砼后插筋体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其工艺流程依次为:测量放线定孔位、钻机就位钻孔、长螺旋钻杆钻进、混凝土压灌、锥形头筋体插入、施加筋体预紧力,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先将锥形头下锚体固定在筋体的一端,再将隔离套管套装在筋体上,并将隔离套管与连接凸台固定,得到锥形头筋体总成;
将锥形头筋体总成的上端与振动锤固定连接,利用吊具起吊振动锤,使锥形头筋体总成设有锥形头下锚体的一端竖直向下,构成锥形头筋体下放系统;
锥形头筋体下放系统缓慢下放并对准孔中心,吊放过程中保持锥形头筋体的垂直;
锥形头筋体下部进入混凝土后,首先在锥形头筋体下放系统的自重作用下缓慢下放;当下放到不能自然下沉后,开启振动锤,随振动的进行控制锥形头筋体下放深度;在振动过程中,确保吊装钢丝绳始终带力,以防锥形头筋体倾斜插入;到达设计深度后停止振动,通过旋转直螺纹套筒拆卸振动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长螺旋成孔中心压灌砼后插筋体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锥形头筋体总成与振动锤固定连接之前包括以下步骤:
在锥形头筋体总成的外侧套装保护套管,并将保护套管与导引凸台配合连接,将保护套管的上端与振动锤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长螺旋成孔中心压灌砼后插筋体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头筋体总成与振动锤固定连接的步骤之前,在所述锥形头筋体总成上安装若干定位支架,定位支架通过扎丝捆扎固定在锥形头筋体总成上。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长螺旋成孔中心压灌砼后插筋体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加筋体预紧力的方法:待混凝土达到凝固要求后,张拉机具的千斤顶油缸收缩到起始位置,用千斤顶咬合夹片咬住筋体的上端,开动张拉泵千斤顶使油缸外伸,位于上端筋体的锚具在千斤顶外顶面作用下顶靠在筋体托板上,继续加压,千斤顶内部的咬合机构咬紧筋体向外拉,当张拉机具上的油压表达到设定压力时卸压、松开,完成筋体预紧力的施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健安诚岩土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健安诚岩土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9714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路桥施工用的搅拌装置
- 下一篇:锂离子电池的配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