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心电信号的驾驶学员管理方法与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97630.9 | 申请日: | 2017-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648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31 |
发明(设计)人: | 张跃;时光博;雷夏飞;冯治蒙;张拓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深圳市岩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117 | 分类号: | A61B5/117;G06F21/32;G06Q50/20 |
代理公司: | 深圳新创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23 | 代理人: | 江耀纯 |
地址: | 51805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驾驶 客户端 信息管理系统 身份识别 心电信号 刷卡 心电 心电采集模块 采集 考试管理 实时采集 实时监测 通讯模块 心电信息 信息实现 指纹识别 防作弊 验证 练习 管理 监控 认证 身份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心电信号的驾驶学员管理方法与系统,包括学员的身份识别与监控,其方法包括A1.通过设置在客户端中的心电采集模块实时采集驾驶学员的心电信息;A2.通过CPU中央处理器,对客户端采集的信息进行处理,并对驾驶学员进行心电注册或心电认证;A3.通过通讯模块,将步骤A1中客户端采集的信息,和/或步骤A2中处理后的信息在客户端与信息管理系统中同步;A4.信息管理系统根据驾驶学员的信息实现驾驶学员的练车或考试管理。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和系统可以准确的验证并实时监测学员的身份,比原有单一的指纹识别等身份识别方式更加完善,防作弊性更强,可有效避免代刷卡、代班、“只刷卡,不练习”和替考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驾校或车管所的管理方法与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心电信号的驾驶学员管理方法与系统。
背景技术
本项研究工作得到了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批准号:61571268)。
当前中国车辆数量飞速增长,同时对于驾驶员的培养需求也不断提升,驾驶现在已经成为一种基本技能。面对这种局面,现在驾校和驾驶员数量虽然勉强能应付,但是现在驾校培训和驾驶员考试的质量却差强人意。
首先在驾校培养上,现在驾校培训过于粗糙。按照要求,报名驾校的学员必须经过规定的培训才能参加相关考试。有些地区使用IC卡记录练车时间,但是却不能真正保证学习的落实。首先会存在代刷卡、代班的情况,再者学员刷完卡后是否真正上车学习也是无法确定,出现“只刷卡,不练习”的情况。甚至有一些地方没有很好地记录学习时间的方式。
另一方面在驾驶员考试上,现在驾驶员考试不能完全避免作弊。随着驾驶员考试的改革和完善,驾驶员考试越来越严格。但是这种严格主要集中在考试的难度上,对于身份验证却不尽如人意。现在指纹识别和虹膜识别是常用的身份验证方式,但是却不能保证验证身份的和练车或考试的是同一个人。现在驾驶员考试有地区车管所组织,由于缺乏合理的身份验证方式,这给替考留下了空间。
发明内容
为解决如上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心电信号的驾驶学员管理方法和系统,其能有效解决驾驶学员的代班或替考问题。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基于心电信号的驾驶学员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1.通过设置在客户端中的心电采集模块实时采集驾驶学员的心电信息;
A2.通过CPU中央处理器,对客户端采集的信息进行处理,并对驾驶学员进行心电注册或心电认证;
A3.通过通讯模块,将步骤A1中客户端采集的信息,和/或步骤A2中处理后的信息在客户端与信息管理系统中同步;
A4.信息管理系统根据驾驶学员的信息实现驾驶学员的练车或考试管理。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心电信号的驾驶学员管理系统,其系统包括客户端、CPU中央处理其、通讯模块和信息管理系统,并采用如上所述的基于心电信号的驾驶学员管理方法。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客户端中的心电采集模块采集驾驶学员的心电信息,并通过CPU中央处理器,对采集的心电信息进行处理,能够对新驾驶学员进行心电注册或心电认证;通过通讯模块,将客户端采集的信息或经CPU中央处理器处理后的心电信息(注册或认证)同步至信息管理系统,信息管理系统即可管理所有驾驶学员的心电身份信息,确认驾驶学员的身份并管理驾驶学员的练车或考试情况;通过客户端实时采集心电,可以准确的验证并实时检测驾驶学员的身份,实现用心电信号进行身份验证,保证了身份识别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能够有效避免代班、替考、“只刷卡、不练习”等现象,比原有单一的指纹识别等身份识别方式更完善,防作弊性更强。通过通讯模块同步信息管理系统和客户端内的信息,使得驾驶学员的最新学习状况可以实时地反馈给学员个人和教练,便于学员和教练合理调配和安排学习时间,提高学车和教学质量与效率。
在进一步的方案中还能获得更多的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深圳市岩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深圳市岩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9763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