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燃烧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98005.6 | 申请日: | 2017-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852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2 |
发明(设计)人: | 江春晓;郭荣勋;孔攀红;姜晓娟;袁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汇金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D1/02 | 分类号: | F23D1/02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1109 | 代理人: | 张春 |
地址: | 450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烧 | ||
1.一种燃烧器,包括连接的送风通道(89)和喷嘴(80),其特征在于:
送风通道(89)包括五个通道,从里到外依次为喷油通道(91)、内风道Ⅰ(92)、内风道Ⅱ(93)、煤粉风道(94)与外风道(95);
喷嘴(80)包括五个通道,从里到外依次为,喷油口(11)、涡流风道(12)、旋流风道(13)、煤粉风道(14)、外轴流风道(15),该五个通道按照从里到外的顺序分别与喷油通道(91)、内风道Ⅰ(92)、内风道Ⅱ(93)、煤粉风道(94)、外风道(95)连通;
喷嘴(80)从里到外依次为五层环状管,分别为:螺旋涡流器(20)、外旋轴(30)、煤粉风道内壁(40)、外轴(50)、外壁(60),螺旋涡流器(20)内为喷油口(11),螺旋涡流器(20)、外旋轴(30)之间的空间为涡流风道(12),外旋轴(30)、煤粉风道内壁(40)之间的空间为旋流风道(13),煤粉风道内壁(40)、外轴(50)之间的空间为煤粉风道(14),外轴(50)、外壁(60)之间的空间为外轴流风道(15);
螺旋涡流器(20)的后端为柱状,其侧面固定多个平行设置的螺旋状凸起(211),螺旋涡流器(20)的前端为前大后小的圆台状,涡流风道(12)也分为两个部分:后部为相邻螺旋状凸起(211)之间形成的螺旋通道,前部为圆台状的通道;
所述外轴(50)的外表面为两个柱状面,后端的柱状面的直径小于前端的柱状面的直径,外轴(50)后端与外壁(60)之间的空间连通外风道(95),外轴(50)前端的外表面分布多个锥状槽(51),当外轴(50)前端与外壁(60)配合时,外壁(60)的内表面盖在锥状槽(51)上面,此时多个锥状槽(51)构成外轴流风道(15),随着锥状槽(51)向喷嘴方向延伸,其截面面积逐渐减小;锥状槽(51)的横截面为半圆形,其横截面所在圆的圆心轨迹为分布在外轴(50)前端外表面的直线;
所述外旋轴(30)的外表面为两个柱状面,后端的柱状面的直径小于前端的柱状面的直径,外旋轴(30)后端与煤粉风道内壁(40)之间的空间连通内风道Ⅱ(93),外旋轴(30)前端的外表面分布多个螺旋槽,当外旋轴(30)前端与煤粉风道内壁(40)配合时,煤粉风道内壁(40)的内表面盖在螺旋槽上面,此时多个螺旋槽构成旋流风道(13),随着该螺旋槽向喷嘴方向延伸,其截面面积逐渐减小;该截面的形状为半圆形,螺旋槽的横截面所在圆的圆心轨迹分布在外旋轴(30)前端的外表面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流风道(13)出口处的风向夹角为30-4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风道Ⅰ(92)、内风道Ⅱ(93)与外风道(95)分别连通第一进风支管(82)、第二进风支管(83)、第三进风支管(85),第一进风支管(82)、第二进风支管(83)、第三进风支管(85)都连通进风总管(87)。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风支管(82)、第二进风支管(83)、第三进风支管(85)都设有阀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通道(89)和喷嘴(80)通过螺纹连接,具体为:送风通道(89)也为五层结构,其分别对应喷嘴(80)的螺旋涡流器(20)、外旋轴(30)、煤粉风道内壁(40)、外轴(50)、外壁(60)五层结构,每一组的对应结构连接处为螺纹连接固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通道(89)的内风道Ⅰ(92)的内外壁之间、内风道Ⅱ(93)的内外壁之间、外风道(95)的内外壁之间分别设有伸缩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汇金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未经河南汇金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9800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生物质燃烧炉
- 下一篇:一种剩余石化油泥渣与城市污泥混合燃烧资源化利用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