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合驱动电机的防误开汽车隐形车门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01451.8 | 申请日: | 2017-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058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7 |
发明(设计)人: | 朱建秋;胡任伟;惠文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霍富汽车锁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81/06 | 分类号: | E05B81/06;E05B79/06;E05B85/10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协和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16 | 代理人: | 李彦 |
地址: | 200444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驱动 防误开 车门 电机 复合驱动轴 车门把手 开门 定位销 汽车 安装方便 把手基座 电机驱动 复位扭簧 车辆用 惯性锁 平衡块 拨叉 拨块 拉索 断电 通电 | ||
1.一种复合驱动电机的防误开汽车隐形车门,包括隐形车门把手(1)和基座(2),基座(2)的内侧面贴合并固定在车门上,基座(2)内设有摆杆,其特征是:还包括复合驱动轴轮(3)、复位扭簧(4)和电机驱动拉索(5),
隐形车门把手(1)的内侧设有拨块(11),拨块(11)勾住基座(2)内的摆杆;
基座(2)的外侧以及后端分别设有第一定位销(21)和第二定位销(22),
隐形车门把手(1)的内侧套设在第一定位销(21)上从而可转动地设于基座(2)的外侧面上;
复合驱动轴轮(3)的前端设有惯性锁止平衡块(31)和拨叉(32),拨叉(32)的开口处叉在隐形车门把手(1)的后端,复合驱动轴轮(3)的后端套设在第二定位销(22)上从而可转动地设于基座(2)的后端,复位扭簧(4)套设在第二定位销(22)上,复位扭簧(4)的两端分别抵住隐形车门把手(1)和基座(2);
电机驱动拉索(5)的两端各设一个第三定位销(51),两个第三定位销(51)分别套设在复合驱动轴轮(3)的后端和驱动马达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驱动电机的防误开汽车隐形车门,其特征是:复合驱动轴轮(3)连接第三定位销(51)处设有滑槽(33),第三定位销(51)嵌在滑槽(33)内且沿滑槽(33)滑动。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驱动电机的防误开汽车隐形车门的使用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
通电开门:在系统通电状态下,隐形车门把手(1)感应到车主的感应,驱动马达正转开启锁具的同时通过电机驱动拉索(5)拉动复合驱动轴轮(3),复合驱动轴轮(3)的拨叉(32)拨动隐形车门把手(1)转动打开一个角度,在车主用手拉动开门时,由于电机驱动拉索(5)牵引着复合驱动轴轮(3),避免了车主手伸进去开门时被夹痛;当车主拉动隐形车门把手(1)打开车门放手后,驱动马达反转从而放松电机驱动拉索(5),复合驱动轴轮(3)在复位扭簧(4)作用下迅速复位;
断电开门:在系统断电状态下,强行按动隐形车门把手(1)后端,打开隐形车门把手(1)的前端以露出锁孔,用应急钥匙开启锁具,然后拉动隐形车门把手(1),当车主拉动隐形车门把手(1)打开车门放手后,复合驱动轴轮(3)在复位扭簧(4)作用下迅速复位;
避免开门:当车行驶过程中遭到门侧面快速撞击力或高速急转弯产生惯性加速度的离心力时,造成隐形车门把手(1)具有旋转趋势从而拨块(11)具有带动基座(2)内摆杆转动的趋势,此时复合驱动轴轮(3)的惯性锁止平衡块(31)以第二定位销(22)为转动点的转动惯量平衡隐形车门把手(1)因遭受撞击或高速急转而产生离心力并引发的旋转,避免拨块11带动基座(2)的摆杆从而打开车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驱动电机的防误开汽车隐形车门的使用方法,其特征是:通电开门时,复合驱动轴轮(3)拨动隐形车门把手(1)转动打开的角度为10°~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霍富汽车锁具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霍富汽车锁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0145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精确安装的汽车隐形车门把手
- 下一篇:一种电控防盗车门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