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鉴定药物分子的靶标蛋白质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04263.0 | 申请日: | 2017-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843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发明(设计)人: | 朴胜范;朴汉今 | 申请(专利权)人: | 斯帕克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64 | 分类号: | G01N21/64;G01N27/447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金鲜英;宋海花 |
地址: | 韩国首***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鉴定 药物 分子 靶标 蛋白质 方法 | ||
1.一种鉴定药物分子的靶标蛋白质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a)步骤,制造包含细胞溶解物或来源于人体的细胞的混合物A;
(b)步骤,制造混合物B,所述混合物B是细胞溶解物和药物分子的混合物、或来源于人体的细胞和药物分子的混合物;
(c)步骤,使所述混合物A和所述混合物B的温度变成可诱导热变性的温度范围,并通过离心分离使变性的蛋白质沉淀;
(d)步骤,在所述(c)步骤中获得的温度为可诱导热变性范围的混合物A及混合物B中分别混合荧光波长彼此不同的荧光物质,对存在于混合物A及混合物B的溶液部分中的蛋白质分别标记所述荧光波长彼此不同的荧光物质;
(e)步骤,将所述(d)步骤中获得的混合物A及混合物B混合而制造混合物C;
(f)步骤,将所述混合物C进行电泳;及
(g)步骤,对于因所述(f)步骤的电泳而在凝胶中出现的蛋白质点分析荧光波长,确认因所述(c)步骤而显示出热稳定性变化的蛋白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步骤的可诱导热变性的温度范围为37~70℃范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对所述(g)步骤的各蛋白质点绘制解链曲线图表的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b)步骤的药物分子为生理活性分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g)步骤中获得的蛋白质为膜锚定蛋白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g)步骤的热稳定性变化中,通过将存在于所述混合物B中的蛋白质与所述药物分子结合从而实现热稳定化。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蛋白质为核仁磷酸蛋白,所述药物分子为作为生理活性分子的大麦芽碱。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g)步骤的热稳定性变化中,通过将存在于所述混合物B中的蛋白质与所述药物分子结合从而实现热不稳定化。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蛋白质为蛋白激酶Cα,所述药物分子为作为生理活性分子的苔藓抑素1。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d)步骤的荧光物质为选自由Cy2、Cy3、Cy5、荧光素、Alexafluor488、R6G、HEX、AlexaFluor32、TAMRA、AlexaFluor546、EtBr、SYPRO Ruby和Blue FAM组成的组中的任意一种以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d)步骤中,与混合物A混合的荧光物质为Cy3,与混合物B混合的荧光物质为Cy5。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y3和Cy5进一步结合有胺反应性官能团。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g)步骤的分析荧光波长是,通过分析由存在于所述混合物A的溶液部分的蛋白质所被标记的荧光物质产生的荧光波长与由存在于所述混合物B的溶液部分的蛋白质所被标记的荧光物质产生的荧光波长的比率而实现。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f)步骤的电泳为双向凝胶电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斯帕克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未经斯帕克生物制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0426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