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引擎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04589.3 | 申请日: | 2017-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7841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4 |
发明(设计)人: | 田中浩一;荒濑国男;北山周 | 申请(专利权)人: | 铃木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1P3/02 | 分类号: | F01P3/02;F01P3/12;F01P3/16;F01P11/16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00 | 代理人: | 徐颖聪 |
地址: | 日本静冈县浜***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引擎 | ||
一种引擎,其油通道结构使防爆震控制能够简单容易地应用,其中防爆震控制有效地冷却燃烧室的挤压区域,提高爆震极限,并且防止爆震。引擎的油通道结构包括曲轴箱、气缸和适于容纳阀机构的气缸盖(43),其中气缸盖(43)中的油通道包括排气端口冷却部(84)以及燃烧室冷却部,排气端口冷却部(84)适于将油引导到设置在气缸盖(43)中的排气端口(58)的周边,并将油返回到气缸中的油通道;燃烧室冷却部适于使从排气端口冷却部(84)流入的油在燃烧室(56)的周边回流。进气端口冷却部(86)设置在燃烧室冷却部和进气端口(57)之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引擎,其能够在使用引擎油进行润滑和冷却的同时执行防爆震控制。
背景技术
一种摩托车的引擎,包括配备有火花塞、进气端口和排气端口的气缸盖。气缸盖包括作为气缸盖侧冷却油通道的油通道模芯结构(参见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No.2013-72354)。油通道模芯结构包括用作油入口通道的第一凸起、用作油出口通道的第二凸起,以及通过穿过围绕火花塞的区域和围绕排气端口的区域而从油入口通道延伸到油出口通道的冷却通道部。气缸盖由在气缸盖侧冷却油通道中流动的引擎油冷却。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引擎的气缸盖侧冷却油通道中,设置在油入口通道和油出口通道之间的冷却通道部分支进入到火花塞的周边和排气端口的周边。
引擎油的比热低于水的比热。因此,为了充分提高冷却油的流速,需要使用油冷引擎,其提高冷却性能。然而,根据专利文献1的油通道模芯结构减小了油的流速,其油入口端和油出口端的表面积增加,然后冷却通道部的孔道横的截面积也增大。因此,专利文献1的油通道模芯结构导致了引擎冷却性能的降低。
此外,当冷却通道部仅由用于铸造的模芯形成时,冷却通道的横截面积取决于由铸造产生的最小壁厚度。因此,使用由模芯形成的冷却通道部难以增加油流速。
此外,专利文献1的油通道结构使得在燃烧室的进气侧挤压区域的冷却不足。具有这种油通道结构的引擎在高负载或高温条件下易于引起爆震。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引擎,该引擎能够有效地冷却燃烧室的挤压区域部分并且提高爆震极限,因此能够将防止爆震的防爆震控制简单容易地应用于引擎。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引擎,该引擎能够有效地冷却燃烧室的进气侧挤压区域和火花塞套筒挤压区域,降低燃烧室的温度,提高进气的充气效率,并且提高引擎的功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引擎,该引擎包括曲轴箱,气缸和适于容纳阀机构的气缸盖,其中:气缸盖中的油通道包括排气端口冷却部,该排气端口冷却部适于将油引导至设置在气缸盖中的排气端口的周边,并将油返回到气缸中的油通道;以及燃烧室冷却部,该燃烧室冷却部用于使从排气端口冷却部流入的油在燃烧室的周边回流;和进气端口冷却部,该进气端口冷却部设置在燃烧室冷却部和进气端口之间。
在上述方面的优选实施例中,能够提供以下模式。
预期地,气缸盖包括火花塞套筒,引擎还包括设置在燃烧室冷却部和火花塞套筒之间的火花塞套筒冷却部,并且适于通过使油流动以冷却火花塞套筒。
预期地,在气缸中设置燃烧室冷却部;并且进气端口冷却部和火花塞套筒冷却部包括适于将油从燃烧室冷却部传送到气缸盖的油供给部和适于将油从气缸盖返回到燃烧室冷却部的油返回部。
预期地,燃烧室冷却部形成为在油供给部和油返回部的连接处被分隔。
预期地,油温度传感器适于测量流经燃烧室冷却部或进气端口冷却部的油的油温度。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配备有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引擎的摩托车的左视图;
图2是示出图1的引擎与油冷却器的主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铃木株式会社,未经铃木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0458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