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铁隧道热泵前端毛细管换热器安装施工工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04948.5 | 申请日: | 2017-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054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发明(设计)人: | 刘龙;胡松涛;管宏宇;刘国丹;王海英;王刚;于慧俐;施志钢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F13/30 | 分类号: | F24F13/30;F28D15/04;F25B30/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33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铁 隧道 前端 毛细管 换热器 安装 施工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铁隧道热泵前端毛细管换热器安装施工工法。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和能源匮乏等问题的加重,地铁越来越多的被使用。地铁属于较封闭的地下建筑,隧道和车站被数米至数十米的岩土覆盖,基本与外界隔绝,只能通过车站的出入口和有限的风井与外界空气进行交换。隧道和车站的位置恰好位于浅层地热能开发和利用的范围内,周围岩土内蕴含丰富的低位热能。运营时,地铁列车牵引系统、车站照明系统、维持地铁系统运行的设备、人员等会产生巨大的能量,除部分被循环利用外,其余最终转化为热量,其中有较大比例被围岩所吸收,成为浅层地热能。
地铁的围护结构与其围岩是一个极大的热容体,夏季吸进大量热量,冬季放出一定热量加热空气。所以围岩传热问题是地铁内热环境系统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若不及时排出围岩内的热能,将使车站和区间隧道温度上升,导致地下空间内热环境不断恶化,影响地铁的长期稳定运行。
地铁内常采用水冷冷水机组作为空调系统冷源,地铁线路大多通过城市繁华区域,冷却塔不仅会对城市景观造成影响,还会带来噪声污染和卫生隐患。将毛细管网置于地铁隧道围岩内,作为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的前端换热器,改变传统的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形式,实现最大限度地合理利用可再生能源,替代冷却塔,降低传统能源消耗。
毛细管作为换热器施工主要集中在空调系统末端,主要辐射在建筑顶棚及墙面。作为前端换热器施工于地铁的情况,缺少施工经验,给使用毛细管作为前端换热器的城市地铁修建带来施工难题。因此,现如今缺少一种方法简单、实现方便、施工进度快且施工质量易于保证、施工效果好的地铁毛细管前端换热器施工工法。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地铁隧道热泵前端毛细管换热器安装施工工法,解决了地铁隧道施工中毛细管换热器安装施工的空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地铁隧道热泵前端毛细管换热器安装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
该地铁隧道热泵前端毛细管换热器安装施工工法包括以下步骤:
(1)、检查防水层是否有破损,是否符合安装标准;
(2)、确定毛细管网的铺设位置;
(3)、固定管夹及毛细管模块;
(4)、毛细管供回水管与集水干管热熔连接;
(5)、毛细管打压试验;
(6)、毛细管的隐蔽,由施工单位进行围岩二衬、挡水板和一衬的结构施工。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施工工法流程框图。
附图2、3为本发明的安装示意图。
其中,1—隧道毛细管,2—地铁列车,3—热泵,4—地铁站台,5—用户,
6—围岩,7—一衬,8—二衬,9—隧道空气,10—毛细管换热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作用与效能易于明白了解,下面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地铁隧道热泵前端毛细管换热器安装施工工法,它包括如下步骤:
(1)换热器安装施工前要求
地铁防水层施工已经完成,并符合防水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2)毛细管换热器安装
安装前的准备:
1、设备安装前按设计图纸及技术文件要求,在防水层上画定安装基准线及定位基准标记。
2、再次对设备管口方位进行检查,并做好安装标记。
3、设备安装找正测量器具应经计量校验合格。
毛细管换热器的安装位置:
安装在地铁隧道围岩的两侧,距离基础底面1m的位置。
4、毛细管模块的铺装:
按照设计要求,在防水层上坐上标记,展开毛细管模块,利用热风机以贴膏药的形式进行热熔接固定,或卡钉连接等多种形式固定。 然后将露点传感器安装在供水总管上。
5、毛细管模块供回水干管的安装
根据毛细管模块供回水的干管走向放线,确定毛细管模块供回水的干管支架的安装位置,供回水的干管固定到防水层和二衬层之间,各回路供回水的干管热熔连接或软管卡式连接。
6、毛细管模块及管道连接:
毛细管模块与供回水管之间的连接,直接用热熔焊接或通过软管快速接头的方式连接。在焊接过程中,必须注意加热时间过长或焊接压力过大导致管内径变小引起流动阻力的不确定增加。安装场地的环境温度不低于5度,预热-焊接-放置时间应符合规定。
7、毛细管模块空调系统水压试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理工大学,未经青岛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0494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