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炉渣处理及热能利用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09798.7 | 申请日: | 2017-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556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余建波;任忠鸣;邓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C21B3/08 | 分类号: | C21B3/08;C21B3/06;F27D1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1205 | 代理人: | 顾勇华 |
地址: | 20044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炉渣 处理 热能 利用 方法 装置 | ||
1.一种炉渣处理及热能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分阶段进行液态的熔渣的热量的回收利用,具体步骤如下:
a.熔渣的第二阶段热量回收过程:
首先利用锡液浮法收集液态的熔渣的热量,具体使熔渣流入锡液槽内,熔渣浮在锡液表面上,在锡液槽内形成分层的高温熔体,熔渣向锡液放热,锡液吸收熔渣的热量,利用热交换器,将锡液中储存的热能进行热能回收利用,使锡液成为熔渣和热交换器的热端之间进行热量输送的热桥,进行熔渣的第一阶段热量回收,即完成液态渣的热能收集;
b.固态渣的粒化处理:
通过控制熔渣流速,使熔渣完成在所述步骤a的第一阶段热量回收过程后,使熔渣冷却至渣熔点后,渣熔开始凝固,再将凝固后的固态渣进行破碎粒化,破碎成所需大小的粒状固态渣,将粒状固态渣收集起来,并进行保温;
c.熔渣的第二阶段热量回收过程:
利用另外的热交换器,将经过所述步骤b制备的粒状固态渣中剩余的热能进行二次热能利用,使固态渣冷却,进行固态渣的热能收集,即完成熔渣的第二阶段热量回收过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炉渣处理及热能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a熔渣的第一阶段热量回收过程中,适用于对温度高于300℃的冶金熔渣进行热能回收利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炉渣处理及热能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a熔渣的第一阶段热量回收过程中,适用于对高炉冶金熔渣进行热能回收利用。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炉渣处理及热能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c熔渣的第二阶段热量回收过程中,经过轧辊碾碎凝固渣进行破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炉渣处理及热能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b固态渣的粒化处理过程中,通过调整轧辊间距,获得所需要粒度尺寸的粒状固态渣。
6.一种炉渣处理及热能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主要由熔渣热量初步回收系统、破碎装置(8)和余热回收系统组成,所述熔渣热量初步回收系统以锡液(5)作为冷却介质,液态熔渣(4)由熔炼炉(1)的渣口通过渣沟(2)流入锡液槽(3)内,使熔渣(4)浮在锡液(5)的表面上,在锡液槽(3)内形成分层的高温熔体,熔渣(4)向锡液(5)放热,锡液(5)则吸收熔渣(4)的热量,利用热交换器(6)将锡液(5)中储存的热能进行再回收和输送,使锡液(5)成为熔渣(4)和热交换器(6)的热端之间进行热量输送的热桥部分,构成所述熔渣热量初步回收系统;通过控制熔渣(4)流速,使熔渣(4)流经熔渣热量初步回收系统,熔渣(4)的温度逐渐降低,在靠近锡液槽(3)的排放口处,将熔渣(4)冷却至渣熔点,熔渣(4)开始凝固,再将凝固后的固态渣从锡液槽(3)的排放口中传送到破碎装置(8)中,利用破碎装置(8)进行破碎粒化,将大块或成片的固态渣破碎成所需粒度大小的粒状固态渣(10);然后利用渣槽(9)将粒状固态渣收集起来,并进行保温,接着将粒状固态渣(10)再通过余热回收系统进行剩余热能收集,所述余热回收系统主要包括换热器,通过所述换热器进一步使粒状固态渣(10)冷却,进行余热回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炉渣处理及热能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锡液槽(3)的上方还设有上盖(7),所述上盖将锡液槽(3)内的熔渣(4)表面上方遮盖起来。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炉渣处理及热能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破碎装置(8)采用轧辊,经过轧辊碾碎凝固渣,将凝固渣进行破碎制成粒状固态渣(1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炉渣处理及热能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轧辊的轧辊间距可调,通过改变轧辊间距,对破碎制成粒状固态渣(10)的粒度进行调整。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炉渣处理及热能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轧辊的内部也设有热能回收装置或冷却装置,使所述轧辊表面形成被轧辊碾压的固态渣吸热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0979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