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2-氨基嘧啶类化合物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13487.8 | 申请日: | 2017-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035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7 |
发明(设计)人: | 丁克;陆小云;莫程;李学强;任小梅;张章;涂正超;罗金凤;杰弗里.布鲁斯.斯美而;亚当.逢.帕特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暨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239/47 | 分类号: | C07D239/47;C07D401/12;A61K31/506;A61K31/505;A61P3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曾银凤;万志香 |
地址: | 510632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氨基 嘧啶 化合物 及其 应用 | ||
1.具有式(Ⅰ)结构的2-氨基嘧啶类化合物或者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其中:
R1,R2,R3,R4分别独立选自:H,卤素,C1-C6烷基,C1-C6烷氧基;
R6,R7选自卤素;或者R6,R7中的一个选自氢或卤素,另一个选自卤素取代的C1-C2烷基;
R8选自:H或者C1-C6烷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2-氨基嘧啶类化合物或者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特征在于,R6,R7选自卤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2-氨基嘧啶类化合物或者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特征在于,R6,R7分别独立选自Cl或F。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2-氨基嘧啶类化合物或者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特征在于,R1,R2,R3,R4中的任意两个选自卤素,另外两个选自C1-C6烷氧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2-氨基嘧啶类化合物或者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特征在于,R1,R2,R3,R4中的任意两个选自Cl或F,另外两个选自甲氧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2-氨基嘧啶类化合物或者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特征在于,R1,R2,R3,R4中的任意两个选自Cl或F,另外两个选自甲氧基;R6,R7分别独立选自Cl或F;R8选自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暨南大学,未经暨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1348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