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产玫瑰香味真菌的培育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14642.8 | 申请日: | 2017-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016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发明(设计)人: | 黄琼;徐可成;孙跃先;宋红;张志超;张彧;李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14 | 分类号: | C12N1/14;C12R1/645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548 | 代理人: | 李静 |
地址: | 650201 ***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玫瑰 香味 真菌 培育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真菌培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产玫瑰香味真菌的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微生物技术是目前最有前途的生产天然食品、化妆品等香料方法之一(Najla_Ben_Akachaa_etal2015;Gatfield_I.L.1999;赵丽青2006),受到世界各国研究者和生产商的重视,进行产香微生物技术研究是顺应香料工业和生物技术发展的大趋势,与动植物提取法相比大大降低成本和生产周期,具有安全、环保的特点。
目前已报道的产香微生物主要包含真菌(酵母菌、绿色木霉、尖孢镰刀菌等)、细菌(芽孢杆菌、恶臭假单胞菌等)(李倩等,2009;罗建超,谢和,2012),美国Ginkgo Bioworks公司完成B轮融资4500万美元,用于包括开发产香酵母提取香精香料。本发明提出的一株产生玫瑰香味的根串珠霉真菌,利用GC-MS联用技术鉴定其挥发性香气物质组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产玫瑰香味真菌的培育方法。
一种产玫瑰香味的真菌,由本发明人员从七彩竹芋上分离得到,具有浓郁玫瑰香味的菌株,菌株编号为QCZY15,所述产玫瑰香味的真菌为根串珠霉Thielavioides thielavioides,Genebank注册号:KT963166.1,所述产玫瑰香味的真菌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菌株QCZY15接种在PSA培养基上,并置于25℃下恒温培养14d;
S2、将步骤S1中的培养基切碎,装入固相微萃取瓶中,将平衡后的DVB/CAR/PDMS固相微萃取头插入萃取瓶中,压下活塞使纤维头伸出,暴露于样品上层空气中,40℃条件下固相微萃取1小时,提取香气成分。
优选的,所述步骤S1中的PSA培养基的配方为:马铃薯200g、琼脂粉17g、蔗糖20g和水1000ml。
优选的,所述产玫瑰香味的真菌挥发性物质组成包括:乙酸异丁酯含量47.57%;乙酸乙酯13.45%;苯乙烯4.55%;香茅醇2.50%;乙酸香茅酯1.10%。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产玫瑰香味真菌的培育方法,操作简单,操作成本低、周期短,安全环保的特点,本发明培育的产玫瑰香味的真菌为根串珠霉,Genebank注册号:KT963166.1,其产生的香气代谢产物中,乙酸乙酯具有类似于果香和酒香的味道,乙酸异丁酯有水果味道,苯乙烯、苯乙醇具有类似于玫瑰香的味道,香茅醇、乙酸香茅酯均具有花香的味道。
附图说明
图1为菌株QCZY15总离子流色谱图;
图2为菌株QCZY15真菌形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2,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解说。
实施例一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产玫瑰香味的真菌,由本发明人员从七彩竹芋上分离得到,具有浓郁玫瑰香味的菌株,菌株编号为QCZY15,所述产玫瑰香味的真菌为根串珠霉Thielavioides thielavioides,Genebank注册号:KT963166.1,所述产玫瑰香味的真菌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菌株QCZY15接种在PSA培养基上,并置于25℃下恒温培养14d,其中PSA培养基的配方为:马铃薯200g、琼脂粉17g、蔗糖20g和水1000ml;
S2、将步骤S1中的培养基切碎,装入固相微萃取瓶中,将平衡后的DVB/CAR/PDMS固相微萃取头插入萃取瓶中,压下活塞使纤维头伸出,暴露于样品上层空气中,40℃条件下固相微萃取1小时,提取香气成分。
产玫瑰香味的真菌挥发性物质GC-MS分析条件为:色谱条件:色谱柱为DB-wax石英毛细管色谱柱(30m×0.25mm×0.25μm),程序升温,柱初温40℃,保持5min,以5℃的升温速率升至200℃,再以10℃的升温速率升至240℃,保持5min;载气为高纯氦气,流速1.0mL/min;进样模式为分流进样,分流比为10:1;质谱条件:EI离子源,电子能量70eV,扫描范围33-350amu(如图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农业大学,未经云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1464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型石材打磨机
- 下一篇:一种高效建筑材料打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