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治河道河水与河岸土壤中重金属交互迁移污染的吸附阻隔墙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118924.5 申请日: 2017-03-02
公开(公告)号: CN106917383A 公开(公告)日: 2017-07-04
发明(设计)人: 张亚峰;刘睿;张功多;张立涛;安路阳;王守凯 申请(专利权)人: 中钢集团鞍山热能研究院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E02B3/06 分类号: E02B3/06;E02D31/00;C02F1/28;C02F101/20
代理公司: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21224 代理人: 张群
地址: 114044 辽*** 国省代码: 辽宁;2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防治 河道 河水 河岸 土壤 重金属 交互 迁移 污染 吸附 阻隔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水体与土壤重金属污染控制及治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防治河道河水与河岸土壤两相中重金属交互迁移污染的吸附阻隔墙。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污染场地数量众多,污染情况复杂,治理手段仍以修复技术为主。从污染场地风险控制角度而言,无须将所有污染场地皆修复至其原始状态;况且修复资金有限,对所有污染场地均实施彻底修复亦不现实。从美国超级基金场地治理实践来看,20世纪90年代初期修复技术应用占比渐增;90年代后期工程控制技术应用占比渐增。

当前对重金属污染河流与岸边土壤的治理,或是单独修复土壤,或是单独治理河道河水,此二者未从整体上考虑重金属在两相间之迁移作用。如此,经治理恢复至清洁的河水或土壤,清洁方仍会被受污方污染,从而弱化前者之治理成效。同时,所采用的治理或修复技术成本高、修复周期长,且往往仅针对某一特定重金属。

工程控制技术具有施工技术成熟、成本低、工程建设周期短等显著优点,其是指利用工程措施将污染物封存在原地,限制污染物迁移,切断暴露途径,降低污染物的暴露风险,保护受体安全。国外常见工程控制技术包括围挡、表面覆盖系统、垂直阻隔技术,底部阻隔技术等。

因此,工程控制技术联合修复技术,将不失为一种经济合理、实际可行的治理污染场地或预防潜在污染发生的有效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治河道河水与河岸土壤中重金属交互迁移污染的吸附阻隔墙,其具有防治效果好、长效经济、运行成本低、可操作性强等优点,在河流枯水期、平水期、丰水期均可控制河道河水中重金属向河岸土壤中迁移或河岸土壤中重金属向河道河水中迁移,同时能够去除河道河水和河岸土壤中的重金属,实现双重治理目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防治河道河水与河岸土壤中重金属交互迁移污染的吸附阻隔墙,包括吸附阻隔墙墙体和重金属吸附管;所述吸附阻隔墙墙体与河岸土壤接触的一侧为墙背,与河水接触一侧为墙面,沿吸附阻隔墙墙体长向和高向分布多根重金属吸附管,每根重金属吸附管均横贯在墙背与墙面之间,重金属吸附管内填充有重金属吸附材料;墙背外侧设渗滤层。

所述吸附阻隔墙墙体的渗透系数小于重金属吸附管的渗透系数。

所述墙面向河道内下方倾斜,其坡度为1:0.1~0.5;吸附阻隔墙的墙底向河道内上方倾斜,坡度为1:0.1~0.3;吸附阻隔墙墙体的墙顶宽度为1000~2000mm。

所述渗滤层的厚度为300~600mm;渗滤层材料为砂土、碎石、砾石、矿渣中的一种或多种按任意比例混合。

所述重金属吸附管的管体材质为UPVC,公称直径150~500mm;相邻重金属吸附管间距2000~2500mm,呈梅花型分布。

所述重金属吸附管朝向墙面一侧向下倾斜,斜度为3%~5%;其位于墙面一侧的管体表面与墙面平齐,且设有封盖;封盖材质为UPVC,其上布设通孔,通孔孔径小于重金属吸附材料的粒径。

所述重金属吸附材料为活性炭、沸石、蛭石或蒙脱石中的一种或多种按任意比例混合。

所述重金属吸附材料通过与重金属吸附管管体内径相配合的圆柱形模袋盛装,然后置于重金属吸附管管体之内。

所述重金属吸附管在吸附阻隔墙墙体中布设时,最底层重金属吸附管的高度高于河道河水常年水面高度200~300mm。

所述吸附阻隔墙墙体采用浆砌石或混凝土砌筑;浆砌石为毛石时,用水泥砂浆将墙背表面的缝隙凹处抹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从污染场地风险控制角度出发,将重金属污染场地治理技术中的工程控制技术量的垂直阻隔技术与修复技术中的吸附技术有机结合,能够控制河道河水与河岸土壤中重金属交互迁移过程并去除其中重金属,有效防治重金属污染河道河水与河岸土壤彼此迁移扩散而引起的污染;

2)本发明所述吸附阻隔墙结构稳固,建成后依靠被动力去除重金属,无需人为提供外力,运行成本低;

3)兼顾降雨量或河流汛期的影响,防治效果好、长效经济、可实施性强,适于控制毗连水体和土壤中重金属交互迁移所引起的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防治河道河水与河岸土壤中重金属交互迁移污染的吸附阻隔墙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A-A视图。

图3是本发明所述重金属吸附管的轴向剖视图。

图4是图3中的B向视图。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钢集团鞍山热能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钢集团鞍山热能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1892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