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油、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润滑油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25437.1 | 申请日: | 2017-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8729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8 |
发明(设计)人: | 蔡博;李岩树;李晓曦;贾梁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新斯盾油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M169/04 | 分类号: | C10M169/04;C10N40/25;C10N30/08;C10N30/12;C10N30/04;C10N10/04;C10N20/04;C10N60/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48 | 代理人: | 李静 |
地址: | 114000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油 天然气 燃料 发动机 润滑油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油、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润滑油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润滑油按照质量百分比计,由以下组分组成:发动机复合添加剂15.8~17.4%、基础油150N 35.0~45.0%、基础油500N 18.0~23.0%、聚丙烯酸酯20.0~25.0%、乙丙共聚物0.3~0.5%;发动机复合添加剂由聚醚胺、分子量为1500~2500的硼化聚异丁烯基丁二酰亚胺、聚醚、碱值在300mgKOH/g以上的高碱值环烷酸钙、纳米硅粉、聚二甲基硅醚、抗氧剂和氢调的聚a烯烃组成。本发明润滑油不仅在抗高温性、抗腐蚀性、清净分散性上有着明显高于普通汽油发动机润滑油的优势,而且在输出功率、尾气排放上均具有优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润滑油,具体是一种汽油、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润滑油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天然气是一种高效、清洁、廉价的工业和民用燃料。作为发动机燃料时,其一氧化碳的排放水平约为汽油车的20~80%。用天然气作为发动机代用燃料,对改善和优化我国的能源结构和减少发动机的排放污染具有重要的作用。
燃气发动机的润滑原理与汽油、柴油发动机相似,但由于燃料及发动机设计方面的特点,燃气发动机润滑油的配方组成及性能要求与普通发动机润滑油有一定差异。燃气发动机的燃料具有较高的热值,有更高的燃烧温度,因而生成的NOx量较多,会引起润滑油品严重氧化硝化变质。柴油等液态燃料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少量不完全燃烧产物对气阀、阀座提供非常重要的润滑作用,而燃气发动机燃料燃烧很充分,对阀系的润滑完全依靠机油的灰分。灰分过低起不到有效的润滑作用,灰分过高易引起阀系堵塞及熔损,并导致燃烧室及活塞顶部沉积物增加,汽缸套及活塞环磨损,所以合理控制机油灰分是燃气发动机机油的关键。燃气发动机所用气源成分复杂,并含有腐蚀性气体,且发动机冲击负荷较大,会造成轴瓦、凸轮的过度磨损和腐蚀磨损,因此对发动机润滑油的抗腐蚀抗磨损性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为了保证发动机清洁,防止活塞沉积物的大量生成,还需要发动机润滑油具有良好的清净分散性。
然而在市面上并没有为双燃料(汽油、天然气)发动机专门研制的润滑油销售,而广大车主选用普通的汽油机油代替。这样不仅不能发挥出发动机的原本性能,还使发动机磨损加剧,减少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在尾气排放上也达不到预期效果。我们辽宁新斯盾油品有限公司为了广大司机的需求,研制适应双燃料(汽油、天然气)发动机性能的SM10W40双燃料润滑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油、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润滑油及其制备方法,制得的润滑油不仅在抗高温性、抗腐蚀性、清净分散性上有着明显高于普通汽油发动机润滑油的优势,而且更能发挥出汽油、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原本应有的输出功率,并且在尾气排放上使燃气发动机的优势发挥的淋漓尽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汽油、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润滑油,按照质量百分比计,由以下组分组成:发动机复合添加剂15.8~17.4%、基础油150N 35.0~45.0%、基础油500N 18.0~23.0%、聚丙烯酸酯20.0~25.0%、乙丙共聚物0.3~0.5%;所述的发动机复合添加剂,按照质量百分比计,由以下组分组成:聚醚胺25~28%、分子量为1500~2500的硼化聚异丁烯基丁二酰亚胺38~42%、聚醚10~13%、碱值在300mgKOH/g以上的高碱值环烷酸钙1.6~1.8%、纳米硅粉7~9%、聚二甲基硅醚0.03~0.05%、抗氧剂0.32~0.45%,余量为氢调的聚a烯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新斯盾油品有限公司,未经辽宁新斯盾油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254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