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晶体硅各向异性湿法腐蚀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127031.7 申请日: 2017-03-06
公开(公告)号: CN108538720B 公开(公告)日: 2022-04-05
发明(设计)人: 彭奎庆;付昊鑫;王江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师范大学
主分类号: H01L21/306 分类号: H01L21/306;H01L31/18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100875 北***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晶体 各向异性 湿法 腐蚀 方法
【说明书】: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晶体硅各向异性湿法腐蚀方法,属于新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将金属催化硅腐蚀技术与金属腐蚀技术相结合,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晶体硅各向异性湿法腐蚀方法,可用于晶体硅表面大面积微纳米尺度金字塔阵列绒面结构制备。该技术简单易行,不需要添加双氧水等强氧化剂,成本低廉,可工业化生产,所制备的大面积微纳米尺度金字塔阵列绒面光吸收性能优异,因此在太阳能电池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晶体硅各向异性腐蚀方法,属于新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晶体硅湿法腐蚀可以实现各种硅微纳米结构的制备,在微电子、微机电系统和光伏行业具有重要地位。半个世纪以来晶体硅各向异性腐蚀方法主要基于碱性腐蚀溶液,例如氢氧化钠水溶液[参见:中国专利CN201310562781.9]和四甲基氢氧化铵腐蚀液[参见:中国专利ZL200410017032.9]等。近年来我们发明了一种金属催化刻蚀硅方法,在含有氧化剂的氢氟酸中可以实现硅的位置选择性腐蚀,利用银或金作为催化剂可以制备大面积硅纳米线阵列等硅微纳米结构[参见:中国专利ZL 02104179.2;中国专利申请号ZL200510011753.3],利用铜作为催化剂可以制备多孔硅结构[参见:K.Q.Peng,A.J.Lu,R.Q.Zhang,S.T.Lee,Motility of metal nanoparticles in silicon and inducedanisotropic silicon etching.Adv.Funct.Mater.,2008,18,3026]。1973年,美国Zwicker等人发现氟化铵和硝酸铜腐蚀溶液可以在硅表面腐蚀出倒金字塔结构[参见:W.K.Zwicker,S.K.Kurtz,Anisotropic etching of silicon using electrochemicaldisplacement reactions,Semiconductor Silicon,Eds.:Huff,H.R.Burgess,R.R.,Electrochemical Society,Pennington,315-326,1973]。2015年,中科院物理所研究人员采用含有硝酸铜和双氧水的氢氟酸溶液在硅表面腐蚀出倒金字塔结构[参见:Y.Wang,L.X.Yang,Y.P.Liu,Z.X.Mei,W.Chen,J.Q.Li,H.L.Liang,A.Kuznetsov,X.L.Du,Masklessinverted pyramid texturization of silicon.Sci.Rep.,2015,5,10843]。但是上述方法在腐蚀过程中容易在硅表面沉积大量铜纳米颗粒,所制备的倒金字塔尺寸大且表面粗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晶体硅各向异性腐蚀方法。该方法利用含有氯化铜(或硫酸铜、硝酸铜)和盐酸的氢氟酸溶液腐蚀晶体硅,可以实现晶体硅的高度各向异性腐蚀。该方法不需要加入其它氧化剂,如双氧水、硝酸、硝酸铁和氯化铁等,简单易行,可以在晶体硅(100)表面制备大面积微纳米正金字塔阵列结构。由于铜离子的腐蚀和氯离子的络合协同作用,该方法腐蚀的硅片表面铜沉积量极少,所腐蚀的微纳米正金字塔结构表面光滑、缺陷少,因此在太阳能电池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晶体硅各向异性腐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按照步骤1、2和3单独进行:

(1)将表面清洁的晶体硅片放入氯化铜、盐酸和氢氟酸混合溶液的容器中,在20-90℃下反应10-100分钟,然后将腐蚀后的硅片放入王水溶液里面浸泡去掉表面残存的金属;

(2)将表面清洁的晶体硅片放入硫酸铜、盐酸和氢氟酸混合溶液的容器中,在20-90℃下反应10-100分钟,然后将腐蚀后的硅片放入王水溶液里面浸泡去掉表面残存的金属;

(3)将表面清洁的晶体硅片放入硝酸铜、盐酸和氢氟酸混合溶液的容器中,在20-90℃下反应10-100分钟,然后将腐蚀后的硅片放入王水溶液里面浸泡去掉表面残存的金属;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师范大学,未经北京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2703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