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浪涌保护器的后备保护装置及电子保护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37368.6 | 申请日: | 2017-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742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5 |
发明(设计)人: | 毛海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未来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9/04 | 分类号: | H02H9/04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徐秋平 |
地址: | 21514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护模块 浪涌保护器 后备保护装置 交流电源 压敏元件 输出端连接 输入端连接 电子保护 异常状态 火线 保护装置 放电元件 分闸状态 合闸状态 导通 零线 起火 防护 | ||
1.一种浪涌保护器的后备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后备保护装置设置在交流电源与浪涌保护器之间;所述浪涌保护器的后备保护装置包括:
至少一个第一保护模块,其输入端连接至所述交流电源的火线,其输出端连接至所述浪涌保护器的压敏元件;
第二保护模块,其输入端连接至所述交流电源的零线,其输出端连接至所述浪涌保护器的放电元件;
其中,待所述第一保护模块和第二保护模块处于合闸状态时,若所述浪涌保护器处于异常状态,所述第一保护模块切断其与浪涌保护器之间的通路,以截止流向压敏元件的工频电流;所述工频电流源于所述交流电源;
待所述第一保护模块和第二保护模块处于分闸状态时,若所述浪涌保护器处于异常状态,所述第一保护模块导通其与浪涌保护器之间的通路,以通过放电元件释放雷击浪涌电流;
或所述浪涌保护器的后备保护装置包括:
至少一个第一保护模块,其输入端连接至所述交流电源的火线,其输出端连接至所述浪涌保护器的压敏元件;
待所述第一保护模块和第二保护模块处于合闸状态时,若所述浪涌保护器处于异常状态,所述第一保护模块切断其与浪涌保护器之间的通路,以截止流向压敏元件的工频电流;所述工频电流源于所述交流电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浪涌保护器的后备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保护模块包括:
第一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第一保护模块与所述浪涌保护器的放电元件之间的通断;
第一限流单元,用于减小流经其的工频电流或雷击浪涌电流;
第一触头组件;及
第一驱动单元,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触头组件的闭合或分离;
其中,所述第一限流单元的一端连接在火线上,所述第一限流单元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驱动单元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一驱动单元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触头组件相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单元的一端连接在火线上,所述第一控制单元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压敏元件的一端,所述压敏元件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放电元件的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浪涌保护器的后备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控制单元为高压导通元件,所述高压导通元件通过第一进线端连接在所述火线上,通过第一出线端连接在所述压敏元件上;所述第一进线端和第一出线端包括夹紧设备和连接铜排;
连接在所述第一进线端的连接铜排上的所述第一限流单元采用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或电感型绕组电阻;
所述第一触头组件包括脱扣机构、动触头和静触头;
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包括动铁芯、静铁芯、及线圈;
当所述工频电流流经所述第一限流单元后,产生驱动电流,所述第一驱动单元的线圈通过所述驱动电流的驱动,使静铁芯产生的磁吸力驱动动铁芯动作,以撞击所述第一触头组件的脱扣机构,所述脱扣机构完成脱扣后使动触头与静触头由闭合状态变为分离状态;
所述工频电流对应的工频电压低于所述高压导通元件的导通阈值,所述高压导通元件截止工频电流流向所述压敏元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浪涌保护器的后备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保护模块包括:
第二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第二保护模块与所述浪涌保护器的压敏元件之间的通断;
第二限流单元,用于减小流经的工频电流或雷击浪涌电流;
第二触头组件;及
第二驱动单元,用于驱动所述第二触头组件的闭合或分离;
其中,其中,所述第二限流单元的一端连接在零线上,所述第二限流单元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驱动单元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二驱动单元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触头组件相连接;所述第二控制单元的一端连接在火线上,所述第二控制单元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放电元件的一端,所述放电元件的另一端接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浪涌保护器的后备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控制单元为高压导通元件,所述高压导通元件通过第二进线端连接在所述火上,通过第二出线端连接在所述压敏元件上;所述第二进线端和第二出线端包括夹紧设备和连接铜排;
连接在所述第二进线端的连接铜排上的所述第二限流单元采用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或电感型绕组电阻;
所述第二触头组件包括脱扣机构、动触头和静触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未来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未来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3736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