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将虚拟现实技术用于装配式建筑行业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39415.0 | 申请日: | 2017-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710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发明(设计)人: | 林述清;林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众衡时代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3 | 分类号: | G06F30/13;G06F30/20;G06Q50/08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丘鸿超 |
地址: | 350001 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六一***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虚拟现实 技术 用于 装配式 建筑行业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虚拟现实技术用于装配式建筑行业的方法。首先,制作装配式建筑构件的3D模型,并赋予装配式建筑构件属性信息;其次,通过虚拟现实系统进行装配式建筑构件装配规则的制定;再次,设计人员通过佩戴VR设备,在VR场景中基于上述的装配式建筑构件装配规则进行装配式建筑构件的拼接搭建,生成装配式建筑;最后,对生成的装配式建筑进行合理性验证,若验证成功,则导出装配式建筑构件清单,并基于构件清单信息计算装配式建筑的总质量。本发明基于虚拟现实技术实现装配式建筑设计过程的沉浸式体验,将装配式建筑的设计理念进行精确传递,节约沟通成本,提升沟通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虚拟现实技术用于装配式建筑行业的方法。
背景技术
装配式建筑是指用预制的构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与传统建筑的建造方式相比,其具有可缩短工期、节约人力物力、绿色环保、品质精良等优点。2016年9月1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按照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要求,大力发展钢结构、混凝土等装配式建筑,具有发展节能环保新产业、提高建筑安全水平、推动化解过剩产能等一举多得之效。
但是,和传统建筑行业一样,装配式建筑发展也存在的两大难点,一是建筑效果未知,即“所见非所得”;二是工程质量控制难,难点在于统筹规划、资源整合、具象化联系和平台构建。
随着建筑行业对计算机应用的深入,计算机在制图、管理、建模、表现、信息存储与查询等各个方面的作用正逐步变得清晰起来。这些逐步清晰的影响叠加在一起,勾勒出一个工作方式的轮廓:以数字化的设计媒体为基础,依靠计算机网络实现信息的交流,以数字信息的交换替代原先图纸的物理交换。虚拟现实技术是计算机软件技术发展的成果,它的出现和在建筑设计领域的应用为建筑设计师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设计方法,它改变了设计师的工作方式,设计者可以漫游于虚拟的场景之中或之外来体会对建筑空间的感受,及时对设计做出修改和补充,从而迅速、准确地对比各种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以虚拟现实技术为基础的建筑与室内可视化设计是未来设计研究的新方向,传统的效果图和多媒体表现方式往往脱离了设计本身,过分注重效果的表现和忽略了设计的表达,在透视、光影和材质方面常常偏离现实,导致许多建筑与效果图相差甚远。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样板房的展示市场已经相对成熟,基于装配式建筑发展的两大难题,引入VR技术显得意义重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将虚拟现实技术用于装配式建筑行业的方法,该方法基于虚拟现实技术实现装配式建筑设计过程的沉浸式体验,将装配式建筑的设计理念进行精确传递,节约沟通成本,提升沟通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将虚拟现实技术用于装配式建筑行业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制作装配式建筑构件的3D模型,并赋予装配式建筑构件属性信息;
S2:通过虚拟现实系统进行装配式建筑构件装配规则的制定,包括:
(1)考虑装配式建筑包含的结构系统、围护系统、内装修系统和设备管线系统中各个系统的装配式建筑构件的装配顺序,以及装配式建筑构件之间的接口连接;
(2)基于碰撞检测机理,设置装配式建筑构件之间的表面吸附功能;
(3)赋予各装配式建筑构件之间的匹配关系,相似构件具备装配设计的防错机制,当出现装配错误时,出现相关的错误提示;
S3:设计人员通过佩戴VR设备,在VR场景中基于步骤S2的装配式建筑构件装配规则进行装配式建筑构件的拼接搭建,生成装配式建筑;
S4:对步骤S3生成的装配式建筑进行合理性验证,若验证成功,则导出装配式建筑构件清单,并基于构件清单信息计算装配式建筑的总质量,具体计算方式如下:
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众衡时代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州众衡时代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3941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