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折射原理精准测量光栅薄片栅距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40064.5 | 申请日: | 2017-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318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7 |
发明(设计)人: | 黄攸平;丁琳;陈皇煌;吴心妮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攸平;丁琳;陈皇煌;吴心妮 |
主分类号: | G01B11/14 | 分类号: | G01B11/14 |
代理公司: | 35200 厦门南强之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马应森 |
地址: | 362200 福建省泉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折射 原理 精准 测量 光栅 薄片 方法 | ||
基于折射原理精准测量光栅薄片栅距的方法,涉及光栅栅距测量。用放大镜测出实际光栅薄片的栅距大小;利用电脑制版设计软件,先设计出等间距的黑白线条,并利用印刷专用的出片机,把所述等间距的黑白线条打印在菲林片上;把光栅薄片覆盖在打印出的菲林片上,不同间距的黑白线条在光栅薄片上呈现出不同大小的黑白图案,并且每条黑白线条在光栅薄片上呈现出来的是等距离的黑白图案,在黑白线条的相关数据测量后,创立测量计算公式;利用计算所得的数据为依据,得光栅薄片的栅距,再通过电脑软件再次打印印刷专用的菲林片验证数据是否正确,若得到的图案全是黑色或白色,则说明这个黑白线条的间距与实际所用的光栅薄片的栅距相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栅栅距测量,尤其是涉及基于折射原理精准测量光栅薄片栅距的方法。
背景技术
光栅薄片一般采用塑料光栅薄片,其厚度大约是0.4~0.5mm,产生立体或变化效果的设计图案是通过彩色印刷机印刷在薄片的平整面上,而光栅薄片的另一面则呈“波浪状”,在放大镜的帮助下,可以观察到这些“波浪”是由许多相同间距的柱状圆弧构成,类似于凸透镜,每个等间距的圆弧之间的距离称为一个光栅薄片的栅距。这些光栅薄片的栅距的大小在20倍放大镜下可以测出大约在0.30~0.40mm之间。但是这些光栅薄片栅距的测量数据以mm为单位,至少要能精确测量到小数点后三位。如果能精准到第四位数那就更好。采用的测量方法是,用不锈钢刻度尺测量光栅薄片一段不小于300mm的距离,然后数出这段距离光栅的数量,从而计算出具体光栅薄片的栅距,多次测量求平均值。但是用这种方法测量时,要求测量人员必须非常认真,全神贯注,一个不留神就有可能数错,要重新测量(以75线的光栅薄片为例,300mm的距离就有不少于800多个光栅的栅距),并且不锈钢刻度尺读数时,会存在着一定的视觉误差。
光栅薄片的作用如下:生活中常见的照片、印刷品是都是平面的、静止的,这些图像的物体只有上下、左右的二维平面关系。而在真实空间里,物体不仅呈现长度和宽度,还具有高度的三维立体形态,甚至物体之间还会运动、变化着。光栅薄片的出现,使物体的这些形态的展示就有了机会。
平面图像的立体化或几幅连续动作图像的变化都离不开光栅,光栅薄片在图像处理、印刷设计后肩负着再现立体或运动、变化效果的任务。但由于光栅薄片是塑料材质,容易被气温影响,热胀冷缩比较明显,而所用的光栅薄片的栅距只要有一点微小的变化,就会影响其立体或变化的效果。因此,在生产立体或变化的图片时,能快速、精准地测量出光栅薄片的栅距尤为重要。
光栅薄片成像原因如下:光栅薄片是由许多个柱状透镜元组合而成,整个光栅薄片相当于由许多柱状透镜有序排列而成,其厚度主要是由塑料材料、折射率和分界面的曲率半径决定,大小等于焦距,其光学功能是将光栅薄片焦平面上所印刷的图像信息,通过这些柱状透镜元有规律地折射出去,让使用者从不同的角度可以看到印刷在其焦平面上不同部位的图像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攸平;丁琳;陈皇煌;吴心妮,未经黄攸平;丁琳;陈皇煌;吴心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4006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学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非结构环境下生物材料湿表面应变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