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叉车前承重轮组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41503.4 | 申请日: | 2017-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663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0 |
发明(设计)人: | 卢敏;梁超;卫恺;何志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诺力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9/12 | 分类号: | B66F9/12;B66F9/19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赵卫康 |
地址: | 3131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叉车 承重 结构 | ||
一种叉车前承重轮组结构,包括叉架,所述叉架的前端设置有承重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承重轮的前方和/或后方设置有防拖带装置,所述的防拖带装置至少包括一个相对所述叉架转动的转体,所述转体的转动面的最低点设置位置的离地高度大于所述承重轮的转动面的最低点的离地高度。本发明通过增设防拖带装置来实现防止货叉退出空托盘时拖带托盘的技术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叉车、货叉的结构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叉车前承重轮组结构。
背景技术
叉车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将叉架伸入至托盘底部,而现有的托盘大多都具备下档板,在叉架进出托盘的过程中,这些下档板会与托盘发生相对摩擦,当托盘空载或者载重量过低的时候叉架在进入或者退出托盘的过程中叉架的承重轮会拖带住托盘的下档板,从而导致托盘跟随叉架动作而移位,现有的解决方案是操作人员用脚脱开叉架与托盘才能将叉架彻底移出托盘,而这种解决方式决定了必须是托盘发生位移后才使用,所以在叉架离开托盘后还需要调整托盘的位置,这样在搬运过程的时候操作人员的效率就下降了,且整个过程也较为繁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叉车前承重轮组结构,本发明通过增设防拖带装置使用叉车本身重量压制下档板,以此来实现防止货叉退出空托盘时拖带托盘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叉车前承重轮组结构,包括叉架,所述叉架的前端设置有承重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承重轮的前方和/或后方设置有防拖带装置,所述的防拖带装置至少包括一个相对所述叉架转动的转体,所述转体的转动面的最低点设置位置的离地高度大于所述承重轮的转动面的最低点的离地高度。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的转体的转动的轴心线的离地高度大于所述承重轮的转动轴心线的离地高度。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的防拖带装置包括与所述叉架连接的转动轴,所述的转体与所述转动轴转动连接,所述转体为转动轮。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的防拖带装置包括与所述叉架连接的连接架,所述连接架上转动连接有所述转体。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转体为转动轮。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转体为万象滚珠。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的承重轮的前方和后方均设置有所述防拖带装置,所述转体的转动平面平行于所述承重轮的转动平面。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的转体的转动面半径小于所述承重轮的径向半径。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转体的转动面的摩擦系数为所述承重轮的转动面的摩擦系数的0.7倍以上。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防拖带装置的设置使得空的托盘或者载重质量不够的托盘不会因为叉架的拖动而被带动。
2、防拖带装置在工作中其转体的转动面与承重轮的转动面形成一个由高到低的梯度,该梯度不仅可以方便压至托盘的下档板还可以在提升叉架的滚动流畅性,不会因为需要压至下档板而对叉架滚动产生阻尼作用。
3、防拖带装置的整体结构十分简单,占用空间十分小,对现有叉架的改装十分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法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防拖带装置的第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是托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叉架,2、承重轮,3、防拖带装置,4、下档板,3-1、转体,3-2、转动轴,3-3、连接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诺力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诺力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4150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