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使用层叠式构造的管片块间连接接头及利用其连接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45121.9 | 申请日: | 2017-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016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发明(设计)人: | 李波;朱海良;杨志豪;应卓清;黄德中;李开建;管攀峰;范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21D11/08 | 分类号: | E21D11/08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 代理人: | 曾耀先 |
地址: | 200232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使用 层叠 构造 管片 连接 接头 利用 方法 | ||
1.一种使用层叠式构造的管片块间连接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
埋设于相邻的两个管片块中的第一管片块内的第一连接件;以及
埋设于相邻的两个管片块中的第二管片块内并与所述第一连接件相适配的第二连接件,相对滑动所述第一管片块和所述第二管片块并使得所述第二连接件卡设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内从而实现所述第一管片块与所述第二管片块对接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于所述第一管片块的贴合面上留设有开口,所述第一连接件上设有与所述开口连通的容槽;
所述第二连接件于所述第二管片块的贴合面上形成有向外凸伸的与所述开口相适配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端部形成有与所述容槽相适配的连接头;
相对滑动所述第一管片块和所述第二管片块时,所述连接杆置于所述开口内,所述连接头卡设于所述容槽内从而使得所述第一管片块和所述第二管片块对接连接;
所述第一连接件为片状结构,所述第一管片块内埋设有多个层叠连接的第一连接件;
所述第二连接件为片状结构,所述第二管片块内也埋设有多个层叠连接的第二连接件;
所述管片块上位于纵向的侧面上设置有环间连接接头,用于连接相邻的两环管片,所述环间连接接头包括:
埋设于相邻的两环管片中的第一环管片内的第一插接件,所述第一插接件上设有弹性的锁紧机构;以及
装设于相邻的两环管片中的第二环管片上并与所述第一插接件相适配的第二插接件,所述第二插接件插设于所述第一插接件内并通过所述锁紧机构限位卡紧从而实现所述第一环管片与所述第二环管片拼接连接;所述第一插接件的内部形成有插接孔,所述插接孔埋设于所述第一环管片内且开口置于所述第一环管片的拼接面上,所述锁紧机构包括设于所述第一插接件上的至少一个簧片,所述簧片向所述第一插接件的内部倾斜设置;
所述第二插接件装设于所述第二环管片的拼接面上,所述第二插接件上远离所述第二环管片的拼接面的端部处设有凸头;所述凸头的后端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插接件的中间段本体的直径,从而所述凸头的后端面形成了从所述第二插接件的中间段本体的外周向外延伸的一圈圆台;
所述第二插接件插设于所述第一插接件内时,所述凸头插入至所述插接孔内并挤压所述簧片向所述第一环管片的外部伸出,所述凸头穿过所述簧片后通过所述簧片复位而限位卡紧所述凸头,从而实现所述第一环管片和所述第二环管片拼接连接;
在所述凸头插入到所述第一插接件内时,通过所述簧片的端部抵靠住所述圆台实现了限位卡紧所述凸头;
所述第一管片块的贴合面上靠近内侧面和外侧面均设有沟槽,所述沟槽内填设有密封胶从而形成了内密封结构和外密封结构;
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设于所述内密封结构和所述外密封结构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用层叠式构造的管片块间连接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容槽底部设有横杆,所述横杆的端部垂直连接有底座;
所述第二连接件的连接杆部分锚固于所述第二管片块内且所述连接杆锚固于所述第二管片块内的端部垂直连接有支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用层叠式构造的管片块间连接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垂直于所述第一管片块的贴合面设置,所述第二连接件垂直于所述第二管片块的贴合面设置;或者
所述第一连接件斜向埋设于所述第一管片块内,所述第二连接件斜向埋设于所述第二管片块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未经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4512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