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豆类食品及其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45395.8 | 申请日: | 2017-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128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4 |
发明(设计)人: | 汪辉鳌 | 申请(专利权)人: | 汪辉鳌 |
主分类号: | A23L11/00 | 分类号: | A23L11/00;A23L29/00;A23L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71 | 代理人: | 毕翔宇 |
地址: | 615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豆类 食品 及其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且特别涉及一种豆类食品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豆类碎颗粒的加工是将豆类进行处理后粉碎得到的产品,其食用方便营养价值高,在生活中颇受人们喜爱。
但是,其加工过程往往过于粗糙,一般不设置专门粉碎的过程;其营养价值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仅仅将豆类进行粉粹后作为产品没有充分发挥豆类的营养价值;口感上并没有得到改善,采用单纯加入添加剂的方式口感上没有特别很大程度上地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豆类食品的制作方法,旨在改善其加工过程过于粗糙、营养价值发挥不充分以及口感差的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豆类食品,其由上述豆类食品的制作方法制作而成,产品的营养价值高且口感香。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豆类食品的制作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将豆类蒸煮后进行一次烘干晾晒,得到熟化豆粒;
将熟化豆粒进行发酵处理,产生霉菌后粉碎至10-150目,得到豆类碎颗粒;
向豆类碎颗粒中加入添味剂和/或添香剂,加热熟化。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豆类食品,其由上述豆类食品的制作方法制作而成。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豆类食品的制作方法的有益效果是:将蒸煮后的熟化豆粒进行发酵处理,产生有利于人身体健康的益生菌,并将产生霉菌后的熟化豆粒进行粉粹得到豆类碎颗粒,向豆类碎颗粒中加入添味剂、添香剂等进行加热熟化,得到口感香且营养价值高的豆类碎颗粒。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豆类食品,其由上述豆类食品的制作方法制作而成,得到的产品口感香且充分发挥豆类食品的营养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豆类食品的制作方法及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进行具体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豆类食品的制作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S1、将豆类蒸煮后进行一次烘干晾晒,得到熟化豆粒。
需要说明的是,豆类选自黑豆、芸豆、豌豆、蚕豆、大豆、红豆、绿豆和青豆中的一种或多种。豆类可是新采收成熟豆类,也可是晾干便于贮藏的豆类。这些豆类品含有各种B族维生素,如维生素B1、维生素B2等,且这些豆类的脂肪含量低而淀粉和蛋白质的含量高,都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选择两种以上的豆类品可以发挥营养互补作用,使产品的营养价值更加均衡。
具体地,豆类的蒸煮是采用将豆类进行隔水蒸或放入水中煮熟的过程,目的在于将豆类进行熟化的过程,有利于提高豆类中的含水量,在后续的发酵过程中提升发酵速率。
具体地,将豆类蒸煮后进行一次烘干晾晒可以采取在日光下照射使水分蒸发,由于经过蒸煮后的豆粒中含水量较多,在后续的发酵过程中会便于后续的发酵过程的进行,使发酵过程的含水量维持在适宜的水平。另外,将豆类蒸煮后进行一次烘干晾晒也可以采取在具有缝隙的隔板上放置一段时间,使豆类内的部分水分由于重力的作用而流失掉,也同样达到了降低蒸煮后的豆粒中的含水量。
优选地,在将豆类进行蒸煮之前,对豆类进行清洗和筛选。对豆类进行清洗是洗去豆类表面的污垢并去除掉豆类中的杂质,使得到的产品达到更高的卫生标准,提升客户的满意度。对豆类的筛选是去除掉已经变质的豆类,以便让这部分变质的豆类影响产品的营养价值和口感。
S2、将熟化豆粒进行发酵处理,产生霉菌后粉碎至10-150目,得到豆类碎颗粒。
具体地,将熟化豆粒进行发酵处理是向熟化豆粒中加入一种或多种发酵原素,在15-35℃的温度条件下发酵2-15天。熟化豆类中含有水分,在其中加入发酵原素后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可以进行有氧发酵,通过将豆类接种霉菌后进行发酵,发酵后的豆类制品具有特殊的鲜香味、能刺激食欲,有助于人体的消化吸收。另外,由于单纯食用豆类无法补充太多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并且加热过程中豆类大量的B族维生素也会因为长时间加热和高温而大量损失。而在发酵的过程中由于益菌的参与,会有更多的帮助胆固醇酯化的B族维生素大量增殖,如动植物自身无法合成的维生素B12,并且让血管更加柔韧的脂溶性维生素E也不会被破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汪辉鳌,未经汪辉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4539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