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应用于电动客车的电池防失效切断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45890.9 | 申请日: | 2017-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691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陈小波;李耀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3/00 | 分类号: | B60L3/00;B60L3/04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王基才 |
地址: | 3521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于 电动 客车 电池 失效 切断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电动客车的电池防失效切断系统,其包括一个初始值设定模块,一个采样模块,一个温度时间采集模块,一个温升速率计算模块和一个电池切断模块。温度时间采集模块用于在两个相邻的采样时间点的时间差小于所采样时间间隔最大值时采集不同时间点的温度值,并当两个相邻时间点的温度差大于所设定的温度间隔最小值时,采集该两个相邻时间点的时间差。电池切断模块用于当温升速率大于所设定的温升速率参数时,输出切断电池的输出的命令。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应用于电动客车的电池防失效切断系统通过温度时间采集模块的工作模式,使得温度差的采集不是在相同的时间间隔内完成,而是一个动态的时间间隔内采集完成,因此即可以保证效率又可以确保精确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池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电动客车的电池防失效切断系统。
背景技术
《电动客车安全技术条件》的附录A.3.4~A.3.5中描述了其电池热失控所要遵循的技术参数,即当发生热失控或者A.3.2定义的监测点温度达到300℃时,停止触发,关闭加热装置。以下是判定是否发生热失控的条件:a)测试对象产生电压降;b)监测点温度达到电池厂商规定的最高工作温度;c)监测点的温升速率dT/dt≥1℃/s;当a)c)或者b)c)发生时,判定发生热失控。
现有技术在开展蓄电池单元热失控试验时,在整个试验过程中温升速率的计算一般采用相同的时间间隔,同时,目前只能通过肉眼判断样品是否达到“关闭加热装置”的条件。因此,其采用现有技术计算出的温升速率,不能精确反应热失控时的特征,降低热失控控制的精确度。由于在电池工作的不同阶段,时间间隔过长会降低控制的精确度,过短以不能确保电池在稳定工作状态下工作,不利于电池的热失控管理规范化、标准化、可操作性及可重复性的需求。
有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即可以保护效率又可以确保热失控的精确度的应用于电动客车的电池防失效切断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即可以保护效率又可以确保热失控的精确度的应用于电动客车的电池防失效切断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应用于电动客车的电池防失效切断系统,其包括一个初始值设定模块,一个采样模块,一个温度时间采集模块,一个温升速率计算模块以及一个电池切断模块。所述初始值设定模块用于初始设置所述电池的失效参考参数、温度间隔最小值、以及采样时间间隔最大值,所述失效参考参数包括温升速率参数M。所述采样模块用于采集不同的时间值并采集在不同的时间值所对应的温度值。所述温度时间采集模块用于在两个相邻的采样时间点的时间差小于所采样时间间隔最大值时采集不同时间点的温度值,并当两个相邻时间点的温度差大于所设定的温度间隔最小值时,采集该两个相邻时间点的时间差。所述温升速率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采集的温度差与该温度差对应的时间差来计算温升速率,该温升速率的计算公式为:
dT/dt=(Ti+1-Ti)/(ti+1-ti)(i=1,2,......)
其中:dT/dt为某一个时间段内的温升速率值,
T为温度值,
t为时间值,以及
i为采集点。
所述电池切断模块用于当dT/dt大于所设定的温升速率参数M时,输出切断所述电池的输出的命令。
作为本发明应用于电动客车的电池防失效切断系统的一种改进,所述采样时间间隔最大值为1秒。
作为本发明应用于电动客车的电池防失效切断系统的一种改进,所述初始值设定模块还用于初始设置电压降参考参数和温度参考参数。
作为本发明应用于电动客车的电池防失效切断系统的一种改进,所述采样模块还用于采集所述电池在任一时刻的电压降与温度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4589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