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智能检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49537.8 | 申请日: | 2017-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730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发明(设计)人: | 张义红;吴志鹏;宋林杰;熊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H04W84/18;G08C17/02;G01D21/02;A61B5/024;A61B5/01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翁若莹;柏子雵 |
地址: | 20005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传感器 融合 智能 检测 系统 | ||
1.一种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智能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传感器融合检测装置,每个传感器融合检测装置通过无线网络将数据发送至云端,若干个传感器融合检测装置之间通过ZigBee协议进行自组网,组网后,传感器融合检测装置作为节点将数据传输至协调器,协调器将数据传输至上位机或者通过无线网络发送至云端:
传感器融合检测装置包括传感器模块、ZigBee组网无线传输模块、无线通讯模块以及数据处理核心控制模块,其中:
传感器模块至少包括红外温度传感器以及电化学传感器;
当前传感器融合检测装置通过ZigBee组网无线传输模块与其他传感器融合检测装置实现自组网;
数据处理核心控制模块基于非线性自校正与温度自补偿算法对电化学传感器获得的实时检测数据进行处理,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通过统计获得电化学传感器的自身特性曲线随着温度而变化的特性图;
步骤2、获得电化学传感器的实时检测信号U,依据公式:
P=A0(T)+A1(T)U+A2(T)U2计算得到数据融合补偿以后的检测信号P,式中,A0(T)、A1(T)、A2(T)为随温度变化的系数,通过以下公式迭代得到:
A0(T)=a0+a1T+a2T2;
A1(T)=b0+b1T+b2T2;
A2(T)=c0+c1T+c2T2,式中,T为温度,a0、a1、a2、b0、b1、b2、c0、c1、c2为通过步骤1的特性图所获得的系数;
无线通讯模块,将经过数据处理核心控制模块处理的检测数据通过无线网络发送至云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智能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传感器融合检测装置通过树状结构组网。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智能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模块还包括三轴加速度传感器,通过三轴加速度传感器得出佩戴者的运动状态,将人体运动分为三轴运动,正常运动时,加速度小于4g,当人体摔倒时,加速度达6g以上,配合姿态检测,由所述数据处理核心控制模块判断此时人体的姿态是否平躺,从而判断出佩戴者是否意外摔倒,同时判断其在摔倒后是否重新站立,若未重新站立则判断此时需要及时的救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智能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融合检测装置还包括电源模块,电源模块采用锂电池,锂电池的输出经线性稳压芯片以后供电传感器模块、ZigBee组网无线传输模块、无线通讯模块以及数据处理核心控制模块。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智能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处理核心模块、所述ZigBee组网无线传输模块及所述无线通讯模块采用高度集中设计,同时采用密封式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大学,未经东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4953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航道无线网管理系统和管理方法
- 下一篇:公交安全预警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