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处理铅膏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52994.2 | 申请日: | 2017-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347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李小兵;王媛媛;张立;王庆军;卢志东;卢海军;房红俊;李伟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源市万洋冶炼(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13/02 | 分类号: | C22B13/02;C22B5/10;C22B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7 | 代理人: | 罗满 |
地址: | 459006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熔炼铅膏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处理铅膏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通讯工业的迅速发展,铅蓄电池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目前,世界精铅消费中约70%的铅用于蓄电池的生产,伴随产生的是大量的废铅酸蓄电池。为了节约日益枯竭的矿物资源,避免废铅物料对环境的污染,国内外都十分重视废铅酸蓄电池的回收利用,其已成为铅工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废铅酸蓄电池铅膏中的铅成分比较复杂。除了金属Pb以外还含有PbO、PbO2和PbSO4,再生处理过程较为复杂。目前处理废铅酸蓄电池铅膏的方法通常有火法、湿法以及湿法-火法联合处理等方法。然而,现有方法存在能耗高、污染严重、回收率低等问题,此外,现有方法处理铅膏时的处理量有限,冶炼效率低。
综上所述,如何提供一种处理铅膏的方法,以降低冶炼时的能耗,避免对环境的污染,并提高铅金属回收率及冶炼效率,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处理铅膏的方法,以降低冶炼时的能耗,避免对环境的污染,并提高铅金属回收率及冶炼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处理铅膏的方法,包括:
将铅膏、纯碱、铁屑、石灰石及水渣以质量比100:0~5:0~8:0~10:0~15的比例进行混合配料;
将得到的配料送入侧吹炉的下料口,并同时送入煤粒;
自侧吹炉的第一风口鼓入富氧空气以进行熔炼;
排出粗铅和熔渣,并对熔炼产生的高温烟气进行处理。
优选的,配料的投入量为10~30t/h,煤粒的投入量为0.5~3t/h,富氧空气的鼓入量为1000~3000Nm3/h,在熔炼时,控制侧吹炉内的氧浓度为40~80%。
优选的,鼓入富氧空气进行熔炼时,还包括自侧吹炉的第二风口鼓入空气,使CO彻底燃烧。
优选的,空气的鼓入量控制在1000~4000Nm3/h。
优选的,铅膏、纯碱、铁屑、石灰石及水渣的质量比为100:2:5:2:6。
优选的,侧吹炉的规格为3~12m2。
优选的,侧吹炉的规格选为4.8m2。
优选的,铅膏为含铅60~90wt%的铅膏。
优选的,煤粒用量为铅膏质量的10~18%。
优选的,煤粒用量为铅膏质量的15.3%。
本发明提供的处理铅膏的方法,首先将铅膏、纯碱、铁屑、石灰石及水渣以质量比100:0~5:0~8:0~10:0~15的比例进行混合配料,使铅膏能够最大程度的得到熔炼,从而使铅金属的回收率达到最高;之后将配料与煤粒一起通过下料口送入侧吹炉,并自第一风口鼓入富氧空气进行熔炼,之后排出粗铅和熔渣,并对高温烟气进行处理使其达到排放标准。在对铅膏进行处理时,通过将其与纯碱、铁屑、石灰石及水渣以特定的比例混合,能够在熔炼过程中使铅膏更充分的与煤粒及富氧空气进行反应,从而提高了铅金属的回收率及冶炼效率。此外,通过对高温烟气的处理,有效的避免了烟气对环境的污染。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处理铅膏的方法的工艺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处理铅膏的方法的逻辑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处理铅膏的方法的逻辑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见图1至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处理铅膏的方法,包括:
S101:将铅膏、纯碱、铁屑、石灰石及水渣以质量比100:0~5:0~8:0~10:0~15的比例进行混合配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源市万洋冶炼(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济源市万洋冶炼(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5299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搅拌球磨机高效脱硫方法
- 下一篇:一种棒冰生产线的灌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