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杂芳酰胺类化合物及其用途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59972.9 | 申请日: | 2017-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235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9 |
发明(设计)人: | 汪海波;郑晓鹤;蔡正江;郑姗;叶正春;马会丹;林海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277/56 | 分类号: | C07D277/56;C07D417/04;C07D239/28;C07D213/81;C07D405/04;A61K31/426;A61K31/427;A61K31/496;A61K31/5377;A61K31/505;A61K31/443;A61K31/4418;A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8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芳酰胺类化合物 制备 肿瘤 治疗 | ||
本发明提供了式Ⅰ所示的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其中R1、R2、R3和R4的定义如说明书所述。本发明式Ⅰ所示的化合物用于肿瘤的治疗。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有机合成和药物化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类杂芳酰胺系列化合物,它们的制备方法、含有这些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以及它们作为药物的用途,特别是作为抗肿瘤药物的用途。
背景技术
恶性肿瘤是当前危害人类健康的严重疾病,据美国癌症协会2016年报道,美国2015年的新增癌症病例将超过200万;而2015年因癌症而死亡的人数超过60万。
目前,在癌症的治疗方面,医学界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化学治疗仍是目前恶性肿瘤全身治疗的主要有效方法之一。
常用的抗癌化疗药物包括细胞毒抗癌药、靶向药物和光动力学药物等。细胞毒抗癌药特别是作用于DNA或者代谢途径类抗癌药物由于作用机理清楚、疗效确定,因而直至现在仍然在临床上应用。近年来,用于肿瘤治疗的靶向药物(特别是小分子药物)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仍需不断努力寻找更多更好的治疗药物。例如,阿斯利康成功开发的以EGFR为靶点的小分子药物奥斯替尼(AZD9291)备受关注,该药物对T790M突变的EGFR小细胞肺癌具有强效的抑制作用,业内曾一度认为该药物可能是小细胞肺癌的终结者。AZD9291在2015年上市后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提供了第三代替尼类化学治疗药物,但该药物在上市不到一年的时间便出现耐药性,可见,肿瘤的化学治疗药物仍有很长的路要走,寻找药效更好的治疗药物仍然是当前肿瘤治疗药物的主要目标。
此外,小分子抗癌药物通常具有较大的副作用、虽然在提高生存率及生存质 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研制选择性杀伤肿瘤细胞而不伤害正常细胞的抗癌药物仍具有很大的挑战性。无论是放射治疗、化疗,一方面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副作用,其中包括白细胞减少、血小板下降、骨髓抑制、自身免疫能力大幅下降等,甚至不得不中断或者停止治疗;另一方面又有可能产生严重耐药性,除了副作用,加大剂量也无法对肿瘤发展进行有效抑制。
显然,随着癌症发病率的上升,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期待,社会仍然十分迫切需要更加安全有效的抗癌药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式Ⅰ所示的杂芳酰胺类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其中,
X为氮原子、NH或硫原子;
Y为碳原子或氮原子;
n为1或2;
R1为H原子,C1-3烷基、C1-3烷氧基、C2-3烯基或C2-3炔基;
R2为卤素原子、C1-6烷基、C2-6烯基、C2-6炔基、碳环基或杂环基,其中所述的碳环基或杂环基任选进一步被一个或多个选自C1-3烷基、C1-3烷氧基、C1-3卤代烷氧基、卤素原子、胺基、羟基、氰基、羧基、巯基的取代基所取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5997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