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交叉带环线分拣系统的分拣方法及下包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69455.X | 申请日: | 2017-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9225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蔡熙;王甲焘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金峰物联网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3/08 | 分类号: | B65G43/08;B65G3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艾普利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97 | 代理人: | 陆明耀 |
地址: | 21512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交叉 环线 分拣 系统 方法 控制系统 | ||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交叉带环线分拣系统的分拣方法及下包控制系统,包括如下步骤:S1,包裹供应线预约分拣小车并向预约确定的分拣小车供包,所述控制系统在所述包裹在经过所述光幕预约确定分拣小车后,不停止所述第一调整线及第二调整线完成上包;S2,分拣小车上包成功后,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分拣小车到所述包裹对应的下包格口启动下包。本发明设计精巧,过程简单,本发明的分拣方法,称重后通过光幕来确定包裹的质心,从而根据质心到上包点的距离预约小车,再根据小车的位置来调整第一调整线和第二调整线的速度变动时间点及要达到的速度,整个送包过程中,不需要停止各段,因此不会产生停止所带来的时间损耗,有利于提高分拣速度和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拣系统的分拣方法及下包控制系统,尤其涉及交叉带环线分拣系统的供包方法及。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物流行业也在飞速的发展,现代物流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部分,从而使得物流行业成为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代物流行业快速发展,作为物流自动化的核心产品,包裹分拣机在各大物流公司,乃至整个国内物流行业中占据重要地位,包裹分拣机技术的提高与完善,有利于物流自动化事业的发展,对节省劳动力、提高效率、减少错误率和降低成本等方面都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国内的包裹分拣机技术已经有多年的应用。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包裹分拣机已经广泛应用在国内大中城市的包裹处理中心,承担着包裹在全国以及国际范围内的顺利流通的重要任务,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在国内物流自动化事业高速发展的今天,作为这个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包裹分拣机技术当中依然存在一些不可回避的严重题。
上包系统是包裹分拣机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到整个包裹分拣机的性能与效率,由于它是包裹分拣机进行分拣的第一个环节,它的好坏也直接影响到后面环节的运作,因此,可以说对上包系统的分析与改进是包裹分拣机系统分析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现在绝大多数的包裹上包台都是摩擦式上包,利用传送带或者皮带机实现上包。摩擦式上包采用斜置式,上包台的上包线与分拣机的交叉小车运行线之间是斜置的,两者运行方向所夹锐角成为斜置角。
现有技术的上包台有四节或者五节皮带(有时候根据实际情况会有所不同),它们分别是上包级皮带,称重级皮带,第一级加速级皮带和第二级加速皮带(5节皮带则有第三级加速带),每节皮带都配备一个变频器和一个电机,在上包级皮带和称重级皮带之间有一光幕,动态秤也放置在称重级皮带下面,在每一节皮带两侧还有光电开关,以检测包裹在皮带上的纵向位置。
包裹首先会被放在上包级皮带上,经加速后平稳经过光幕并进入称重级皮带,包裹完全过光幕后,PLC系统会停止上包级皮带和称重级皮带,使包裹在纵向某一个位置停下来定位,当某一辆小车到达设定位置时,PLC系统根据有关参数计算延时启动皮带送包裹,而停止后,再启动皮带,增加了时间的损耗,造成了分拣效率的降低。
并且,在确定分拣小车后,PLC系统还会控制分拣小车的皮带作延时转动,以便带动包裹上小车中心,这个延时在环型圈速度固定时已经固定下来,它是保证包裹中心和小车中心在法向上重合的,但是对于整个上包系统来说,小车与PLC的通讯可能随着小车的故障或者其他通讯失败情况致使小车环线小车未能收到PLC发出的延时转动命令,而会发生包裹上件时候交叉带不转而损坏包裹。
与此同时,当包裹通过光幕需要进行停启,对传动系统要求带有良好的起动特性,同时对包件与皮带面摩擦系数有要求,很多时候包裹在停、启动作中误差很大,特别当包裹为快递标准纸袋包裹时候,所以需要后面进行检测补偿。
现在的算法还有个误差,就是加速度段上的误差,相邻加速度段的速度差小于0.5m/s的时候,对标准包裹影响不大,但是对质量密度不均匀的包裹影响很大,致使上包准备程度低,为了保证不同包裹上件位置的一致性,我们必须降低相邻加速段的速差,这样当主环速度很高的时候,就要求有很多段调速段,或者加长调速段使得加速段能够平稳接包后加速,再平稳送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金峰物联网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金峰物联网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6945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组合式可拆装MiniPC
- 下一篇:一种具有压力感应的终端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