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摩托车的轴传动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69662.5 | 申请日: | 2017-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642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1 |
发明(设计)人: | 蔡良正;陈兆贤;白虎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钱江摩托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7/22 | 分类号: | B60K17/22;B60K17/06;B62M17/00;B62M11/04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方圆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107 | 代理人: | 林米良 |
地址: | 3175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摩托车 传动 机构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摩托车的轴传动机构,属于摩托车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摩托车的轴传动形式在离合器摩擦盘与转向组配合后整体沿动力输入杆的轴向尺寸较大,存在结构不够紧凑的问题的技术问题。本摩托车的轴传动机构,包括变速机构、传动轴和驱动后桥,传动轴沿车身的前后方向延伸,输出轴沿车身的左右方向延伸并穿过变速壳体,输出轴的外端部套接有输入锥齿轮,传动轴的另一端外围套接有从动轴,从动轴上套接有输出锥齿轮,输入锥齿轮和输出锥齿轮相啮合,输入锥齿轮与变速壳体间设有四点接触球轴承,四点接触球轴承套设于输出轴的外围,四点接触球轴承外圈的内端与变速壳体相抵靠。本摩托车的轴传动机构具有空间浪费少,结构紧凑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摩托车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摩托车的轴传动机构。
背景技术
摩托车的后轮传动形式一般包括链传动、带传动和轴传动,其中链传动是目前摩托车上运用最多的一种形式,具有吸震效果,成本低,维护简单的优点;带传动是坐式摩托车的通用传动方式,它结构简单,噪音小,工作柔和但传递转矩的能力较弱;轴传动一般运用于大型摩托车上,其维修方便,传动效率高而且可靠耐用,同时可以加装倒挡机构也是轴传动形式的一个优势。
授权公告号为CN 205908715 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摩托车变速箱传动轴,包括动力输入轴、变速轴和动力输出轴,所述的动力输入轴位于动力输入箱内,所述的动力输入轴通过动力输入杆与发动机连接,所述的变速轴位于变速箱内,动力输入轴上设有主动齿轮,所述的变速轴上设有被动齿轮,所述的主动齿轮和被动齿轮实现配合,所述的变速轴右端与动力输出轴连接,所述的动力输出轴位于动力输出箱内,所述的动力输出箱通过动力输出杆与摩托车轮连接。
上述结构提供了一种摩托车的轴传动形式,但存在一些缺陷:发动机输出的动力先经过转向组后传递至变速箱,而实际发动机与变速箱之间还需要布置离合器以控制摩托车动力介入,这种结构下离合器摩擦盘与转向组配合后整体沿动力输入杆的轴向尺寸较大,存在结构不够紧凑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摩托车的轴传动机构,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摩托车轴传动机构的结构紧凑性。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摩托车的轴传动机构,包括变速机构、传动轴和驱动后桥,所述传动轴沿车身的前后方向延伸,该传动轴的一端与驱动后桥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机构包括输出轴和变速壳体,所述输出轴沿车身的左右方向延伸并穿过所述变速壳体,该输出轴的外端部套接有输入锥齿轮,所述传动轴的另一端外围套接有从动轴,所述从动轴上套接有输出锥齿轮,所述输入锥齿轮和输出锥齿轮相啮合且两者的轴交角为90°,该输入锥齿轮与所述变速壳体间设有四点接触球轴承,所述四点接触球轴承套设于输出轴的外围,该四点接触球轴承外圈的内端与所述变速壳体相抵靠。
其原理如下:发动机输出的动力经过离合器传递给变速机构,动力经过变速机构从输出轴传出,然后经过相互啮合输入锥齿轮和输出锥齿轮变向后传输至从动轴,最后动力经过与从动轴连接的传动轴传输至驱动后桥,从而实现发动机动力的完整传输。一般摩托车发动机采用风冷冷却,为保障冷却均匀,摩托车发动机多为横置式,即发动机的曲轴与车身为直角,使变速机构的输出轴沿车身的左右方向延伸,变速机构也设为横置,这样使发动机与变速机构之间的离合器可为竖直布置,横向尺寸小,结构更加紧凑;输入锥齿轮直接套设于输出轴的外端部,输入锥齿轮与变速机构间仅通过输出轴一根轴联接,结构更加紧凑;相啮合的输出锥齿轮和输入锥齿轮在工作过程中均会受到轴向和径向的力,而四点接触球轴承既能承受径向的载荷又可以承受轴向的载荷,此外四点接触球轴承相对于双列角接触轴承其轴向长度更小,使变速机构横向的整体外围尺寸都得到缩小,结构更加紧凑,四点接触球轴承外圈的内端直接与变速壳体相抵靠,布局紧密,提高摩托车轴传动机构的结构紧凑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钱江摩托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钱江摩托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6966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级变速器
- 下一篇:8×8越野车传动装置的传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