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2‑(1‑哌啶基)‑5‑溴噻唑的合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70106.X | 申请日: | 2017-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665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0 |
发明(设计)人: | 茅仲平;马东旭;任雪景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汉德创宏生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277/42 | 分类号: | C07D277/42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500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哌啶 噻唑 合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哌啶基噻唑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具体涉及一种2-(1-哌啶基)-5-溴噻唑的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哌啶基噻唑类化合物是一种重要的有机中间体,在药物及农药领域应用广泛。首先,噻唑类衍生物本身具有抗菌、镇痛、消炎、抗癌以及抗结核等活性(Sharshiral, E.M. et al. Synthesis, characterization and antimicrobial activities of some thiazole derivatives, J. Org. Chem., 2012, 2(3):69-73)。其次,哌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杂环化合物,在有机合成各领域广泛应用,同时又是杀菌剂苯锈啶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甲哌鎓的中间体。哌啶基修饰的噻唑类化合物可作为mtp抑制剂类抗菌消炎药。目前对该类化合物的合成报道并不多,一些方法需要高温,反应时间长、产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2-(1-哌啶基)-5-溴噻唑的合成方法,该方法条件温和,收率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2-(1-哌啶基)-5-溴噻唑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2,5-二溴噻唑溶于有机溶剂中,
(2)室温下,向步骤(1)形成的溶液中缓慢加入哌啶、碳酸钾和催化剂,加完后,搅拌至反应完全,
(3)将步骤(2)反应后的混合物倒入冷水中,然后萃取、分液,洗涤、干燥、柱层析分离纯化得到2-(1-哌啶基)-5-溴噻唑。优选的萃取使用溶剂为二氯甲烷,洗涤使用的是饱和盐水,干燥使用的是无水硫酸钠;
优选的,步骤(1)中所用的有机溶剂为DMF(二甲基甲酰胺),且DMF与所述2,5-二溴噻唑的体积重量比(ml/g)为3~50:1。
优选的,步骤(2)中哌啶的加入量与所述2,5-二溴噻唑的摩尔比为0.5~2.5:1。
优选的,步骤(2)中,搅拌时的反应温度为40 ~ 80℃。
优选的,步骤(3)中水的用量为有机溶剂量的3~20倍。本发明所用水包括自来水、去离子水等。
优选的,步骤(2)中所用催化剂为无机碘化物或有机碘化物,催化剂的加入量与所述2,5-二溴噻唑的摩尔比为0.03 ~ 0.5:1。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无机碘化物为碘化钾或/和碘化钠,所述有机碘化物为无四丁基碘化铵。
优选的,柱层析分离纯化中色谱柱的填充剂为硅胶,洗脱剂为石油醚:乙酸乙酯=3~50:1。
本发明中“常温”指常压下,18-30℃的温度,进一步优选的为25℃。
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合成的2-(1-哌啶基)-5-溴噻唑方法只需一步反应、产率高、得到的产品化学纯度高(大于97%),反应不需特殊生产设备,条件温和,反应时间较短(不超过6小时),且原料价格低、成本低廉、容易得到。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中合成路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在带有搅拌器的三口反应瓶中加入0.5克2,5-二溴噻唑和10毫升DMF,开动搅拌。室温下加入0.25克哌啶0.6克无水碳酸钾和33毫克碘化钾,加完后油浴加热升温至内温80 oC,反应6小时。然后将反应混合物倾入100毫升冷水中,用二氯甲烷50ml×2萃取,合并二氯甲烷层,用50毫升饱和盐水洗涤,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浓缩至干,所得粗产物经过柱层析分离纯化(柱子装填剂为硅胶,洗脱剂为石油醚:乙酸乙酯=10:1得到白色固体0.44克,收率86.3%,纯度98.1 %。产物的核磁氢谱数据为:1H NMR (400 MHz,CDCl3):7.08 (s, 1H), 4.38 (t, 4H), 1.64 (m, 6H)。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汉德创宏生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汉德创宏生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7010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