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桑叶茶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71143.2 | 申请日: | 2017-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424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发明(设计)人: | 赵壁坤;赵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曲靖市寸辉农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34 | 分类号: | A23F3/34 |
代理公司: | 曲靖科岚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3202 | 代理人: | 戎加富 |
地址: | 655000 云南省曲靖市***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桑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桑叶茶的制备方法,包括:①鲜桑叶的采收及处理;②杀青:利用水蒸汽进行杀青,其中杀青时间为20~30min,杀青温度控制在80~100℃;③第一次摊凉;④烘焙脱水:将经步骤③处理后的鲜桑叶放入烤锅内进行烘干脱水,烘干脱水的温度控制在40~50℃,时间控制在20~30min;⑤第二次摊凉;⑥烘焙提香:将经步骤⑤处理后的鲜桑叶再次放入烤锅内烘焙提香,烘焙提香的温度为40~60℃,时间为25~30min;⑦第三次摊凉;⑧揉捻;⑨风干;⑩分级包装。本发明工艺稳定、制作工序简单、易操作,制作出来的桑叶茶不仅色、香、味俱全,营养丰富、口感好、品质好,而且制作的过程不含有任何的添加剂,完全符合健康饮品的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桑叶茶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中医认为,茶叶上可清头目,中可消食滞,下可利小便,是天然的保健饮品,中国现代名茶有数百之种,主要以绿茶、白茶、黄茶、红茶和黑茶六大茶系,在此基础上还开发有花茶、速溶茶、药茶等。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健康和文化两大引擎的带动下,我国国内茶叶消费多元化、品牌化、多优化发展,各类以含特别营养和其特别治疗效果的植物叶子为原料制成的非茶树叶饮品逐渐被大众青睐。
桑叶是养蚕的副产物,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营养保健食品资源之一,富含有人体18 种氨基酸,矿物质含量也极为丰富,其以钙、钾含量为多,据测定,桑叶中粗蛋白约为29%,粗脂肪5%,可溶性碳水化合物 20%左右,灰分占 12%,其中钾(9875mg/kg)、钙(17200mg/kg)、铁(306mg/kg)。现代医学研究证明,桑叶不仅含有黄酮化合物、桑苷、 生物碱、挥发油等功能性因子,对预防疾病提高人体免疫力有很大效用,而且桑叶含有一种脱氧霉素的 “生物碱”,它是其它动、植物所没有的,其主要作用是抑制蔗糖酶、麦芽糖酶、a-葡萄糖甘糖、a-淀粉酶的分解,能刺激胰岛素分泌,降低胰岛素分解速度,抑制血糖上升的功能,对人体有着良好的保健作用。另外,桑叶还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生理活性成分,如槲皮素、芦丁、谷胱甘肽等,具有预防心血管病等作用。是国家卫生部确认的“药食同源”植物,被国际食品卫生组织列入“人类 21 世纪十大保健食品之一”,成为人类绿色新食品源。
目前,以桑叶泡水当茶喝,桑叶内含有一种叫做1-脱氧野霉素,这是一种仅存在桑叶中的一种生物碱,而且富含有丰富的γ氨基丁酸和植物醇,其含量是绿茶的三倍,具有减肥、美容、降血糖的作用。由于桑叶突出的保健功能,为充分利用桑叶的营养药效价值,人们将桑叶采用制茶工艺制成桑叶茶来直接饮用。然而,目前市场上的桑叶茶在制备的过程中,由于对桑叶进行长时间的高温杀青和烘烤,从而导致桑叶中的营养成分及微量元素流失,从而使制得的桑叶茶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较为有限,故如何完整的保留桑叶中营养成分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桑叶茶的制备方法,使其加工出来的桑叶不仅茶清香浓郁、口感好、不易变质,而且不含有任何的添加剂,具有较好的保健效果。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桑叶茶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如下:
①鲜桑叶的采收及处理:手工摘取桑树中上部无病害、无污染、未干枯的鲜桑叶,除去叶柄和主叶脉,用清水冲洗干净后,沥干其水分;
②杀青:将晾干水分的鲜桑叶于当天置于杀青锅内,利用水蒸汽进行杀青,其中杀青时间为20~30min,杀青温度控制在80~100℃,杀青时要翻、扬、撒和捞,杀青至鲜桑叶叶质柔软、失去光泽,青气散失、涩味消除;
③第一次摊凉:将经杀青后的鲜桑叶薄层摊凉6~7天,每隔3天翻动一次;
④烘焙脱水:将经步骤③处理后的鲜桑叶放入烤锅内进行烘干脱水,烘干脱水的温度控制在40~50℃,时间控制在20~30min,每隔1~2min翻一次,烘干至其含水率为20~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曲靖市寸辉农业有限公司,未经曲靖市寸辉农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7114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