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棉/羊绒混纺纱的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73472.0 | 申请日: | 2017-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6866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30 |
发明(设计)人: | 刘新金;谢春萍;徐伯俊;苏旭中;崔世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D02G3/04 | 分类号: | D02G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12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羊绒 混纺纱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给出一种棉/羊绒混纺纱的生产方法,混纺纱包含30%‑50%的羊绒纤维,50%‑70%的棉纤维。生产时,首先将洗净毛分别经第一级分梳和第二级分梳制得无毛羊绒,其中第一级梳理包括一道预分梳和四道分梳,第二级梳理中包括两道分梳;同时将棉纤维经开清棉和梳棉制得棉条;最后,将棉条撕扯到散纤维状,而后与第一步制得的无毛绒经手工混合得到混合纤维,而后将混合纤维经棉纺工艺的清梳联、条并卷、精梳、并条、粗纱、细纱工序制得所需的棉/羊绒混纺纱。本发明采用两级毛纺的分梳工艺得到无毛羊绒、棉纺工艺的开清棉和梳棉工艺得到棉条,而后将棉条和无毛羊绒采用原料混合后经棉纺工艺制得所需的混纺纱,从而实现高档混纺纱的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新型纱线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棉/羊绒混纺纱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羊绒是生长在山羊外表皮层,掩在山羊粗毛根部的一层薄薄的细绒,入冬寒冷时长出,抵御风寒,开春转暖后脱落,自然适应气候,属于稀有的特种动物纤维。羊绒之所以十分珍贵,不仅由于产量稀少(仅占世界动物纤维总产量的0.2%),更重要的是其优良的品质和特性,交易中以克论价,被人们认为是“纤维宝石”、“纤维皇后”,是目前人类能够利用的所有纺织原料都无法比拟的,因而又被称为“软黄金”。世界上约70%的羊绒产自中国,其质量上也优于其它国家。
目前羊绒分梳机大部分采用国内外精纺梳毛机技术,其突出特点:不能满足于现生产中除粗除杂等关键问题,其工艺老、技术滞后、发展空间小、成本高、浪费资源等不利因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给出一种棉/羊绒混纺纱的生产方法,采用两级毛纺工艺的分梳工艺得到无毛羊绒、棉纺工艺的开清棉和梳棉工艺得到棉条,而后将棉条和无毛羊绒采用原料混合后经棉纺工艺制得所需的混纺纱,从而实现高档混纺纱的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给出出一种棉/羊绒混纺纱的生产方法,已解决目前传统的混纺纱对羊绒原料的利用率低、成纱中棉纤维和羊绒纤维混合不匀从而导致成纱条干较差等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棉/羊绒混纺纱,包含30%-50%的羊绒纤维,50%-70%的棉纤维,其中棉纤维包括45%河南棉329、20%山东棉229、20%新疆棉229、15%新棉疆137。该纱线具有优良的保暖性和吸湿放湿性,并且手感滑糯。
为实现上述棉/羊绒混纺纱的生产,采用如下的生产方法:
第一步,将洗净毛分别经第一级分梳和第二级分梳制得无毛羊绒,其中第一级分梳中将洗净毛经第一喂毛机喂入,而后经预开松梳理机进行初步梳理,将块状的洗净毛团进行开松,同时去除部分的杂质和粗死毛,在预开松梳理机下方设置有第一落物回收机,将去除的粗毛和部分被误去除的羊绒纤维进行回收,在第一落物回收机的下方设置有第二落物回收机,在第一落物回收机的前方设置有粗毛回收机,第一落物回收机中的一部分可分离出的粗毛被送入粗毛回收机、另一部分粗毛和羊绒纤维混合物被重新送入第一喂毛机,而后经开松后的束状的洗净毛经第一级一道梳理、第一级二道梳理、第一级三道梳理、第一级四道梳理,进一步去除其中的杂质和粗死毛,得到第一级梳理后的绒毛,在第一级一道梳理、第一级二道梳理的下方设置有第一滤尘器,在第一级三道梳理、第一级四道梳理的下方设置有第二滤尘器,经第一级一道梳理、第一级二道梳理后的落物经第一滤尘器过滤后送入第一落物回收机,经第一级三道梳理、第一级四道梳理后的落物经第二滤尘器过滤后送入第二落物回收机;第一级梳理后的绒毛经第二级分梳制得无毛羊绒,其中第二级分梳中将第一级梳理后的绒毛经第二喂毛机喂入,而后经第二级一道梳理、第二级二道梳理,进一步去除其中的杂质和粗死毛,得到无毛羊绒,其中经第二级一道梳理、第二级二道梳理后的落物经第一滤尘器过滤后送入第一落物回收机;
第二步,将棉纤维经开清棉和梳棉制得棉条,
第三步,将棉条撕扯到散纤维状,而后与第一步制得的无毛羊绒经手工混合得到混合纤维,而后将混合纤维经棉纺工艺的清梳联、条并卷、精梳、并条、粗纱、细纱工序制得所需的棉/羊绒混纺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734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