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串行通信分支设备以及串行通信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74979.8 | 申请日: | 2017-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1982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7 |
发明(设计)人: | 马场贵弘;伊藤坚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那科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5B19/414 | 分类号: | G05B19/414;H04L12/44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范胜杰;文志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串行 通信 分支 设备 以及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串行通信分支设备以及串行通信系统。该串行通信分支设备把通过菊花链与主设备(12)相连接的多个从属设备(14)分支为多个系统,其具备:用于与连接在前级侧的主设备(12)进行通信的第1通信电路(30);用于与连接在后级侧的各系统的从属设备(14)进行通信的多个第2通信电路(32);设置在第1通信电路(30)与多个第2通信电路(32)之间,当连接在后级侧的从属设备(14)根据从主设备(12)发出的发送信号向主设备(12)发送答复信号时,选择发送答复信号的从属设备(14)的系统,向主设备(12)输出所选择的系统的答复信号的系统选择电路(34)。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把连接到主设备的多个从属设备向多个系统进行分支的串行通信分支设备以及具备该串行通信分支设备的串行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以往,在数值控制装置与机床之间,为了进行输入信号(DI信号)/输出信号(DO信号)的输入输出,将多个外部信号输入输出用设备(从属设备)以菊花链方式连接到数值控制装置(主设备)。
在日本特开2008-191989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数值控制装置,其在将多个外部信号输入输出用设备以菊花链方式连接到数值控制装置的结构中,即使在改变了外部信号输入输出用设备的配置结构时,也能够检测出配置结构的错误并简单地向各外部信号输入输出用设备自动地分配识别编号(组编号)。
然而,当把多个外部信号输入输出用设备以菊花链方式连接到数值控制装置时,根据数值控制装置以及多个外部信号输入输出用设备的配置位置,配线长度会变长。另外,在以菊花链方式连接到数值控制装置的外部信号输入输出用设备的数量较多时,配线长度更是会变长。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在以菊花链方式将主设备与多个从属设备连接时,也可防止配线长度变长的串行通信分支设备以及串行通信系统。
本发明的第1方式是在主设备与通过菊花链与所述主设备相连接的多个从属设备之间进行串行通信时,将多个所述从属设备分支为多个系统的串行通信分支设备,其具备:第1通信电路,其用于与在所述串行通信分支设备的前级侧连接的所述主设备进行通信;多个第2通信电路,其用于与在所述串行通信分支设备的后级侧连接的各个所述系统的所述从属设备进行通信;以及系统选择电路,其被设置在所述第1通信电路与所述多个第2通信电路之间,当连接在后级侧的所述从属设备根据从所述主设备发送的发送信号向所述主设备发送答复信号时,选择发送所述答复信号的所述从属设备的所述系统,向连接在前级侧的所述主设备输出所选择的所述系统的所述答复信号。
通过该结构,能够缩短以菊花链方式将主设备与多个从属设备连接的信号线的配线长度。另外,能够以从连接在后级的各系统的从属设备发送的答复信号互不干扰的方式,向主设备发送答复信号。
本发明的第1方式是所述串行通信分支设备,所述系统选择电路可以根据从发送所述答复信号的所述从属设备发来的系统选择信号来选择所述系统。由此,能够切实地向主设备答复从属设备根据主设备发送的发送信号而发送的答复信号。
本发明的第1方式是所述串行通信分支设备,所述系统选择电路具有对是否向连接在前级侧的所述主设备输出来自所述多个系统的所述答复信号进行切换的多个开关,可以根据所述系统选择信号,接通与发送所述答复信号的所述从属设备的所述系统相对应的所述开关。由此,能够通过简易的结构,切实地向主设备答复从属设备根据主设备发送的发送信号而发送的答复信号。
本发明的第1方式是所述串行通信分支设备,通过与所述多个系统中的各个系统对应地设置的发送信号线、答复信号线以及系统选择信号线来将所述串行通信分支设备与所述多个系统的所述从属设备相连接,所述系统选择电路可以接通与发送了所述系统选择信号的所述系统选择信号线相对应的所述系统的所述开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发那科株式会社,未经发那科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7497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