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色灵透黑陶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76312.1 | 申请日: | 2017-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465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24 |
发明(设计)人: | 刘兴印 | 申请(专利权)人: | 绥棱现代黑陶文化艺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3/04 | 分类号: | C04B33/04;C04B33/13;C04B33/32;C04B41/53;C04B41/85 |
代理公司: | 23104 绥化市广辉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振华 |
地址: | 152200 黑龙江省*** | 国省代码: | 黑龙;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灵透 黑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色灵透黑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选料、晾晒、粉碎、和泥、真空搅泥、成型、一次阴干、修型、一次抛光、绘画、雕刻、二次抛光、二次阴干;将橡胶和柴草混合调成熏制材料,熏制材料的投放密度为一立方米空间放3公斤;在窑内码放坯体然后进行烧制,取出陶坯;用干粉土将陶坯内部灌满,所说干粉土,即把黄黏土烘干粉碎到200目的土粉;用和好的泥料贴在陶器的需要变色的部分,贴完后放入窑内进行二次烧制,放入熏制材料,进行还原焰熏制,封闭窑体,三日后凉窑,取出陶坯,即得双色灵透黑陶。该制备方法制得的双色灵透黑陶制品,呈黑色且局部很小一部分呈现黄色,使整个陶器呈现两种颜色,制得双色灵透黑陶制品,品质更精良,更适宜观赏与收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陶器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双色灵透黑陶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本发明人先后申请了多项关于陶器的制备方法的专利,如专利号ZL200810136979.X的黄陶的制备方法,专利号ZL200810136895.6的黑陶的制备方法,专利号ZL201010535224.4的油陶的制备方法,均是取粘土做原料,经过晒泥,干燥后粉碎制成陶泥,将陶泥成型为坯体,对坯体进行干燥获得陶坯,将陶坯晾干,修制,绘画,压光,刻陶,再次压光干燥,放入窑内烧制、熏制成成品。随着陶制品市场的不断扩大及走向国际市场,陶器制品的花色品种及产品的档次还远不能满足市场及客户的需要,陶制品的品质及花色品种是制约市场的瓶颈,因此,提高陶器制品的品质档次和增加花色品种是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对本人原有专利技术制备的黑陶制品品质的一种改进与创新。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色灵透黑陶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制得的双色灵透黑陶制品,呈黑色且局部很小一部分呈现黄色,使整个陶器呈现两种颜色。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双色灵透黑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选料与制作
1、选料:选取密度大、无杂质、无杂色的优质黄粘土;
2、晾晒:在阳光下进行晾晒,黄土内外干度一致、均匀;
3、粉碎:将干燥好的黄粘土粉碎至200目;
4、和泥:将黄粘土加入70%的水,调成泥浆,用160目的筛子过滤后,沉淀至软硬适度再进行凉晒,使含水量为45-55%后备用;
5、真空搅泥:用真空练泥机将凉晒好的泥搅匀成条状,使之结构紧密,无气泡;
6、成型:用成型机将泥制成所需要的形状;
7、一次阴干:将制成的坯体,在无阳光、无风、密闭的室内阴干至含水量为35-45%;
8、修型:将坯型根据产品生产标准,去掉多余部分,使坯型薄厚均匀,整体协调完美;
9、一次抛光:先用机器抛光,去掉坯型表面的杂质,有气泡的用黄泥填补,使坯体表面光洁,有一定光泽,然后进行手工抛光,使坯体表面无坑洞、无气泡、无划痕、无凹凸,匀称光亮;
10、绘画:用特制的不锈钢钢针进行绘画,要求图案清晰明快、布局合理,有艺术感染力;
11、雕刻:采用阴刻、透刻和浮雕等方法,阴刻要求做到不压线、不过刀、不悔刀;透刻要做到准确平整,不斜刀;浮雕工艺要突出艺术表现力,完整、灵活、神韵俱在;
12、二次抛光:对坯体进行二次抛光;
13、二次阴干:主要分三个步骤:①将坯体放置在无风、无阳光、密封的低温室15℃-20℃中进行阴干至水分为25-35%。②将坯体放置在中温室20℃-25℃,使坯体阴干均匀至水分为15-25%,并要日日翻动。③将坯体放到干燥室40℃-50℃中进行干燥至水分在2%-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绥棱现代黑陶文化艺术有限公司,未经绥棱现代黑陶文化艺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763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节能环保材料
- 下一篇:一种钴冶炼废渣基的建筑陶粒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