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量子点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87909.6 | 申请日: | 2017-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108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30 |
发明(设计)人: | 潘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3/50 | 分类号: | H01L33/50;B82Y30/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铭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304 | 代理人: | 孙伟峰,侯艺 |
地址: | 430070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量子 薄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液晶显示技术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新型的量子点薄膜。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liquidcrystal display,LED)背光源大多采用冷极荧光管(Cold cathode fluorescent lamp,CCFL),但是随着市场的需要,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因其体积小、省能和环保等特性逐渐取代CCFL作为液晶显示器背光源。
应用在背光模组中的白光LED,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通过LED自身发出的蓝光,激发黄色荧光粉,两色混合形成白光;另一种是LED单元通过三原色LED光源混合形成白光;第三种是LED蓝色光,通过激发红色和绿色两种量子点薄膜,三色光混合形成白光。其中第三种方法是现在研究比较多的一种方法,因为这种方法能够提高显示器的色域从70%NTSC到110%NTSC。
在LED蓝光激发红色和绿色量子点薄膜,混合形成白光的过程中,有两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包括量子点薄膜的光转化效率和稳定性。量子点的光转化效率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影响着量子点的用量。提高光转化效率的方法就是提高光量子产率(PLQY),这与量子点的种类、结构和粒径大小都有关系,现有技术中通常通过增加量子点含量来提高量子点的光转化率。然而由于量子点价格昂贵,会使成本增加。另外,由于量子点本身容易发生相分离和聚集等问题,所以其光稳定性、热稳定性和机械稳定性较差,这也是限制量子点薄膜大规模应用的一个瓶颈因素。
因此,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二维阵列式的量子点薄膜。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量子点薄膜,包括支撑基板,以及若干层堆叠于所述支撑基板表面的量子点层;
每层所述量子点层包括:骨架结构,以及分布于所述骨架结构表面的聚合物,还包括量子点材料,所述量子点材料通过分子间作用力吸附在所述聚合物 表面。
其中,所述量子点层的层数为1~50。
其中,所述量子点材料与所述聚合物之间的质量比为1~1:20。
其中,所述支撑基板为柔性聚合物基板,具体材质选自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酰胺(PI),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中的一种。
其中,所述骨架结构的材质选自:[M1M2(OH)x]Ny·4H2O;
其中,M1和M2为两种不同的金属,M1和M2均选自Mg、Ca、Al、Ga、In、V、Cr、Mn、Fe、Co、Ni、Cu、Zn、Y;
N为带负电的离子基团,具体选自CO32-、NO3-、Cl-、Br-、SO42-任一种;
x、y为原子或基团的个数。
其中,所述聚合物选自聚醋酸乙烯酯PV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苯乙烯PS、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聚氨酯PU、有机硅聚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其中,所述量子点材料包括红色量子点和绿色量子点;红色量子点和绿色量子点均选自:第Ⅱ主族元素和第Ⅵ主族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第Ⅲ主族元素与第Ⅴ主族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中的任意一种。
其中,所述量子点材料的直径为1~10nm。
其中,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量子点层侧部的水汽阻隔层,所述水汽阻隔层为高分子聚合物、无机氧化物、或者高分子聚合物与无机氧化物的组合物。
本发明还提供所述量子点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预处理后的支撑基板浸泡在骨架胶体中不低于10min,形成组装有骨架结构的支撑基板;
步骤二:将所述组装有骨架结构的支撑基板浸泡在量子点材料和聚合物的混合液中不低于10min;量子点材料和聚合物的质量比为1:1~20;
重复所述步骤一、步骤二n次,n的取值范围为1~50。
有益效果:
(1)本发明利用聚合物二维有序排列的结构可以为量子点材料创造一个 稳定有序的排列方向,层与层之间互不干扰,从而可以提高PLQY;
(2)发光波长和发光强度可以通过控制量子点的尺寸和n值的大小精确控制;光波长可以通过控制量子点的尺寸进行控制,若尺寸相同则发光强度会随着n值的增加而增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8790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计算机接口电路测试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子设备老化测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