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节能烟气处理方法及其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93251.X | 申请日: | 2017-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318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发明(设计)人: | 杨德俊;刘文奇;冯纪南;刘晶;唐智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湘南学院;杨德俊 |
主分类号: | F28D7/16 | 分类号: | F28D7/16;F28F13/06;F23J1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23000 湖南省郴州市苏仙***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能 烟气 处理 方法 及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烟气净化技术,具体为一种节能烟气处理方法及其装置。
背景技术
在工业生产和人们生活中,燃料燃烧的烟气排放始终是一个环保话题;2012年9月12日,中国实用新型授权公告号CN202432526U,公开了一种用于烟气处理的冷凝器,提供了一种用于烟气处理的冷凝器,包括冷凝器本体,本体上端连接一个设有烟气出口的排烟腔,本体下端设集烟室,集烟室下端连接社有排水口的聚水斗,该实用新型产品将烟气中的气雾水冷凝出来,除湿效果显著,并有效防止烟气微尘直接排放到大气中,使烟气达标并减量化排放。但是其冷空气需要动力驱动,才能实现烟气的冷却,冷却后的烟气失去了上升动力,也需要加热或者采用动力驱动,消耗的能量大。
2016年06月29日,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号CN105716101A,公开了一种锅炉烟气处理装置,本发明涉及一种锅炉烟气处理装置,包括锅炉、锅炉排烟管道、烟气处理系统;所述的烟气处理系统由外壳、盘管、盘管翅片、烟气入口和烟气出口组成;盘管呈螺旋状盘绕安置在外壳内,盘管翅片固定在盘管上;所述外壳的内表面和盘管外表之间所包围的空间为烟气通道;在外壳下部内表面有冷凝水收集槽,冷凝水收集槽的最低位置有排污口;排污口接冷凝水处理装置对排除固形物和有害气体进行处理。该发明可利用锅炉烟气的热能,还能同时对烟气中的有害物质进行清除。但烟气被冷却后失去了上升动力,需要加热或者采用动力驱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节能烟气处理方法及其装置,使烟气的硫、砷、汞、烟尘等有害成分被截留排走,并实现余热回收和解决烟气上升的动力,结构合理简单,工作效率高,节能环保。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节能烟气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从炉膛排出的烟气进入一气-气热交换器;与经过已净化处理的烟气先进行第一次热交换,以降低烟气温度,经过第一次热交换后的烟气,沿输气管道通入一个带有水管排和冷凝导向片的水冷热交换装置中进行第二次热交换,进一步降低烟气温度,使烟气中的水气冷凝,在水管排和冷凝导向片上形成水膜;当烟气与水膜相接触时,烟气中的有害物质被水膜截留,实现烟气的净化处理;净化处理后的烟气经回气管道迂回通入气-气热交换器与炉膛排出的烟气进行第一次热交换,已净化后的烟气被加热,获得上升动力后经上升排烟管道排出;所述水冷热交换装置中的冷却水吸收了烟气中的热量,温度升高,作为热水使用;所述水冷热交换装置中的冷却水吸收了烟气中的热量,温度升高,经外接水循环系统处理作为热水使用;所述气-气热交换器的第一次热交换过程,实质上就是从炉膛排出的烟气放热降温,已净化处理的烟气吸热升温。
为了实现上述处理方法,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节能烟气处理的装置,包括气-气热交换器和水冷热交换装置;所述气-气热交换器的第一进气口外接燃烧炉的排烟管,气-气热交换器的第一出气口通过输气管道连接水冷热交换装置的烟气输入口,气-气热交换器的第二进气口通过回气管道连接水冷热交换装置的烟气输出口,气-气热交换器的第二出气口接上升排烟管道;所述水冷热交换装置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外接水循环系统;
所述气-气热交换器由外壳、第一缓冲烟箱,烟管排、第二缓冲烟箱构成;第一缓冲烟箱和第二缓冲烟箱分别位于烟管排的两端,通过烟管排连通;上述第一缓冲烟箱外接第一进气口,第二缓冲烟箱外接第一出气口;于外壳内表面、烟管排外表面、以及第一缓冲烟箱和第二缓冲烟箱的一端面所包围形成的长狭空间为第一烟气换热腔;第一烟气换热腔的长向一端接第二进气口,另端通第二出气口;在第一烟气换热腔中,沿烟管排长向还依次上下间距地布设多块0.5倍以上第一烟气换热腔横截面大小的导气板,使从第二进气口进入第一烟气换热腔的烟气,能沿烟管排外表面上下绕行到达第二出气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湘南学院;杨德俊,未经湘南学院;杨德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9325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应用于炉窑热回收系统的换热器
- 下一篇:板壳式换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