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树枝状有机金属配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97516.3 | 申请日: | 2017-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589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6 |
发明(设计)人: | 王利祥;丁军桥;赵磊;吕剑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D403/14 | 分类号: | C07D403/14;C07D403/10;C07D409/14;C07F9/6558;C09K11/06;H01L51/50;H01L51/5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赵青朵 |
地址: | 13002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树枝状 有机金属配合物 式( I ) 制备 金属配合物 多样性 硼酸 不利因素 材料结构 内核单元 树枝单元 树枝分子 提纯产物 副反应 高产率 高纯度 硼酸酯 产率 偶联 修饰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树枝状有机金属配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将式(I)所示的含硼酸或硼酸酯的树枝单元与式(II)所示的金属配合物内核单元通过Suzuki反应,得到树枝状有机金属配合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高效的Suzuki反应实施金属配合物和树枝分子的偶联,改善了反应中的不利因素,提高了产率,同时Suzuki反应副反应较少,易提纯产物,后修饰的方法也易实现对材料结构的改变,实现了材料的多样性,因此本发明通过Suzuki反应实现了树枝状有机金属配合物多样性、高产率和高纯度的制备,适用性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电致发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树枝状有机金属配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树枝状分子是一类三维结构确定的支化大分子化合物。标准的树枝状分子有中心核、数层重复树枝单元和外围修饰基团所组成。与传统的聚合物不同,树枝状分子的尺寸、形状、溶解度和结构分布等能够在合成中得到精确控制,这种分子还具有良好的溶液加工性和成膜性,并通过选取不同的中心核、不同的树枝构建单元和不同的外围修饰基团得到种类丰富的功能化的分子,所以其在传感、催化、光电材料和纳米医药等众多领域都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在有机发光二极管方面,树枝状金属配合物的开发近来备受研究者的关注(例如:公开号CN100554366C的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1580521A的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2993180B的中国专利)。将金属配合物作为中心发光核,调节树枝的代数,可以很好地控制发光核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减弱甚至抑制金属配合物的浓度淬灭效应。同时,改变外围的表面基团,可以改善材料的溶解性和成膜性,使之适合用溶液工艺来制备有机发光二极管。
对于树枝状金属配合物发光材料的合成,最常用的方法是先合成具有树枝代数的大配体,然后直接通过配位反应得到目标分子。这种方法存在以下缺点:首先,合成产率较低,尤其当高代数配体较大时,溶解性、极性和配位活性等因素会导致最终产率很低;其次,材料多样性难以实现,材料每一部分的结构调整可能都需要从最初原料开始更换,合成路线繁琐,合成工作量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树枝状有机金属配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树枝状有机金属配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
将式(I)所示的含硼酸或硼酸酯的树枝单元与式(II)所示的金属配合物内核单元通过Suzuki反应,得到树枝状有机金属配合物;
其中,Y为硼酸基或硼酸酯基;
p=0或1,q=0,1,2,3,4,且p、q不能同时为0;
n为1~4的整数;m为0或1;
R1为表面基团,选自C1~C20的烷基、C2~C20的链烯基、C1~C20的烷氧基、C2~C20的磷酸酯基或C2~C20的硫代磷酸酯基;
R2、R3、R4、R5、R6、R7、R8与R9各自独立选自氢、氟、C1~C20的烷基或C1~C20的烷氧基;
E1与E2中的任意一个是表示配位键合在金属离子上的氮原子,对应的另一个是表示共价键合在金属离子上的碳原子或氮原子;
环A1与环A2中的任意一个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C4~C60的杂环基或杂芳基;对应的另一个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C4~C60的杂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4~C60的杂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4~C60的芳基、或者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C4~C60的碳环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9751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