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驾驶室悬置安全锁扣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98104.1 | 申请日: | 2017-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092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9 |
发明(设计)人: | 袁坤;王亮亮;朱纪成;李晓明;祝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33/06 | 分类号: | B62D33/06;B62D3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252 | 代理人: | 周放,吴兰柱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驾驶室 悬置 安全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锁扣装置,特别是一种驾驶室悬置安全锁扣机构。
背景技术
针对商用车载货汽车,驾驶室总成通过锁紧机构,实现与底盘的连接,安全锁扣实现锁紧机构解锁、开锁过程;更进一步地,安全锁扣功能失效,则会导致锁紧机构无法锁住驾驶室悬置,行车过程中,驾驶室总成则会出现倾翻风险;驾驶室与底盘之间的连接安全性能则显得尤为重要,安全锁扣的锁紧安全功能,能够减少不必要的安全事故。
现有的驾驶室悬置安全锁扣机构如图1至图2所示,安全锁扣机构为一种连杆结构,由安全锁扣1'、连杆2'、拉杆3'及曲柄4'组成;锁紧机构5'装配在驾驶室总成6'上,并与驾驶室悬置7'实现可靠连接。
锁紧机构连杆销轴绕着锁紧机构旋转中心轴O1'旋转,曲柄绕着曲柄旋转中心轴O2'旋转,安全锁扣绕着安全锁扣旋转轴O3'旋转;
安全锁扣工作原理如图3和图4所示,其解锁过程为:拉杆2'安装在安全锁扣1'上,拉动拉杆行程为E',所述安全锁扣由位置Ⅰ'绕着安全锁扣旋转中心O3'旋转转动至位置Ⅱ',曲柄销钩41'从安全锁扣中脱开,曲柄4'带动拉杆3'由位置Ⅰ'绕着曲柄旋转中心O2'旋转转动至位置Ⅱ',锁紧机构亦由Ⅰ'绕着锁紧机构旋转中心O1'旋转转动至位置Ⅱ',实现与驾驶室悬置解锁。锁紧机构开锁过程与阐述例实施过程相反。
现有技术的驾驶室安全锁扣结构存在连杆机构工作不稳定,操纵不方便,安全性能低的特点,车辆行驶过程中,驾驶人员无法判断锁紧机构的安全性能。
因此,亟需提供一种新的驾驶室悬置安全锁扣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驾驶室悬置安全锁扣机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它能够实现驾驶室总成与驾驶室悬置之间的有效连接,并实现安全锁紧及解锁功能。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驾驶室悬置安全锁扣机构,包括通过锁扣转轴连接于锁紧机构上的安全锁扣以及驱动安全锁扣以锁扣转轴为中心转动的驱动件,所述安全锁扣包括与驱动件连接的固定端以及使得锁紧销轴锁定于锁紧机构锁紧位置的自由端,所述固定端和自由端相交且呈锐角设置,所述锁扣转轴的一端固定于锁紧机构的侧板上,所述锁扣转轴的另一端连接于固定端和自由端的交接处,所述锁扣转轴上圈套有为安全锁扣提供转动回复力的扭簧,所述锁紧销轴通过锁紧转轴可转动的固定于侧板上背向于安全锁扣的一侧,所述安全锁扣的自由端转动至锁紧销轴的锁紧位置时,所述安全锁扣位于自由端的倒刺槽抵压于锁紧销轴的外壁面。
如上所述的驾驶室悬置安全锁扣机构,其中,优选的是,所述驱动件包括拉杆以及衬套,所述衬套固定于锁紧机构上,所述拉杆穿设过衬套后末端与安全锁扣的固定端连接。
如上所述的驾驶室悬置安全锁扣机构,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安全锁扣的固定端设有固定柱,固定柱的径向穿设有通孔,所述拉杆的末端设有于固定柱的外径相匹配的固定孔。
如上所述的驾驶室悬置安全锁扣机构,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安全锁扣的固定端一侧设有报警抵压块,所述锁紧机构于安全锁扣的转动轨迹上设有预警开关顶针,所述安全锁扣转动至倒刺槽抵压于锁紧销轴的外壁面时,所述报警抵压块抵压于设于锁紧机构的预警开关顶针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由安全锁扣、扭簧及驱动件组成,并安装在锁紧机构上,与锁紧机构共同作用,实现驾驶室总成与驾驶室悬置之间的有效连接,并实现安全锁紧、解锁功能;相比较现有技术,避免了因误操纵导致安全锁扣功能失效,从整体上提升了提高安全锁扣的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安全锁扣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安全锁扣机构的装配示意图;
图3是现有安全锁扣机构的解锁工作原理图之一;
图4是现有安全锁扣机构的解锁工作原理图之二;
图5是安全锁扣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拉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锁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锁紧状态下的装配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的解锁状态下的装配示意图。
本发明附图标记说明:1-锁扣转轴,2-安全锁扣,201-固定端,202-自由端,203-倒刺槽,3-侧板,4-扭簧,5-锁紧销轴,6-锁紧转轴,7-拉杆,8-衬套,9-固定柱,10-通孔,11-固定孔,12-报警抵压块,13-预警开关顶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9810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桩识别及电动车充电盖自动开闭系统
- 下一篇:一种带扰流器的汽车的抑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