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输气管道站场在线自动排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98127.2 | 申请日: | 2017-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8927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9 |
发明(设计)人: | 聂中文;于永志;冷绪林;梁俊;张书勇;王永吉;王勇;傅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管道局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油管道局工程有限公司设计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D1/08 | 分类号: | F17D1/08;F17D3/01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96 | 代理人: | 王程远;胡玉章 |
地址: | 1000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输气管道 在线 自动 排污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气管道站场在线自动排污方法,第一液位变送器测量集液包的液位值并进行判断,确定是否启动液位调节阀;第二液位变送器测量集液包的液位值并进行判断,确定是否关闭第一安全切断阀;第三液位变送器测量排污罐的液位值并进行判断,确定是否关闭第二安全切断阀;压力变送器测量排污管线的压力值并进行判断,确定是否关闭第二安全切断阀;仪表接线箱接收第一液位测量信号、第二液位测量信号、第三液位测量信号、第一切断信号、调节信号、第二切断信号和压力信号,并通过总线向SCADA系统进行数据传输。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解决以往工艺方法中存在的问题,保证站场运行的安全,减少操作风险并且有利于节能减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排污系统、管道系统和自动化控制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输气管道站场在线自动排污方法。
背景技术
对于输气管道站场内的排污系统,传统的装置是排污支路上设置一个球阀和一个排污阀,这种装置只能实现离线手动排污,即当多支路设备不同时运行时(有备用支路时),首先开启备用支路,关闭需要排污支路的上下游球阀,然后开启放空阀门,将天然气压力放空至安全操作压力以下,再关闭放空阀门,最后再打开球阀和排污阀进行排污。
此种离线排污装置的缺点是:
1、必须启用备用支路后,才可以对当前支路上的设备进行排污;
2、无法控制排放压力,容易对下游设备造成损坏,甚至对运行人员造成伤害;
3、排污自动化程度低,手动排污操作步骤复杂,增加运行人员工作量和误操作机率。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输气管道站场在线自动排污方法,解决以往工艺方法中存在的问题,保证站场运行的安全,减少操作风险并且有利于节能减排,并且可以通过SCADA系统对其进行监控。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输气管道站场在线自动排污方法,该方法包括:
步骤1,所述集液包上的第一液位变送器测量所述集液包的液位值,所述第一液位变送器对该液位值进行判断,确定是否启动排污管线上的液位调节阀,当所述液位调节阀失效无法关闭时,关闭所述液位调节阀上游设置的第一安全切断阀;
同时,将所述第一液位变送器的第一液位测量信号通过第一仪表电缆接入仪表接线箱,将所述液位调节阀的调节信号通过第四仪表电缆接入仪表接线箱;
步骤2,所述集液包上的第二液位变送器测量所述集液包的液位值,所述第二液位变送器对该液位值进行判断,确定是否关闭排污管线上的所述第一安全切断阀;
同时,将所述第二液位变送器的第二液位测量信号通过第二仪表电缆接入所述仪表接线箱,将所述第一安全切断阀的第一切断信号通过第三仪表电缆接入所述仪表接线箱;
步骤3,所述排污罐上的第三液位变送器测量所述排污罐的液位值,所述第三液位变送器对该液位值进行判断,确定是否关闭所述液位调节阀下游设置的第二安全切断阀;
所述液位调节阀和所述第二安全切断阀之间的压力变送器测量所述排污管线的压力值,所述压力变送器对该压力值进行判断,确定是否关闭第二安全切断阀;
同时,将所述第三液位变送器的第三液位测量信号通过第七仪表电缆接入所述仪表接线箱,将所述压力变送器的压力信号通过第五仪表电缆接入所述仪表接线箱,将所述第二安全切断阀的第二切断信号通过第六仪表电缆接入所述仪表接线箱;
步骤4,所述仪表接线箱接收所述第一液位变送器的第一液位测量信号、所述第二液位变送器的第二液位测量信号、所述第三液位变送器的第三液位测量信号、所述第一安全切断阀的第一切断信号、所述液位调节阀的调节信号、所述第二安全切断阀的第二切断信号和所述压力变送器的压力信号,并通过总线向所述SCADA系统进行数据传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管道局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油管道局工程有限公司设计分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管道局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油管道局工程有限公司设计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9812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氢气加注管路系统
- 下一篇:生化液输送设备及生化液输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