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喹啉不溶物沥青的生产工艺及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00232.5 | 申请日: | 2017-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3370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5 |
发明(设计)人: | 李洪岩;张海霞;刘越;闫桂林;王方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宁碳素集团有限公司;济宁科能新型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C1/04 | 分类号: | C10C1/04;C10C1/08;C10C1/12;C10C1/14;C10C1/16;C10C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宋震 |
地址: | 2720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喹啉 不溶物 沥青 生产工艺 及其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喹啉不溶物沥青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将高温煤焦油输送至脱轻塔中,将所述脱轻塔底部的产物脱水脱轻煤焦油经稳流器输送至高温高速两相离心机;2)利用高温高速两相离心机将脱水脱轻煤焦油进行固液分离,分别得到固相物质、脱除了喹啉不溶物的液相物质;3)将步骤2)得到的固相物质输送至固相蒸馏器,经固相蒸馏器蒸馏后得到高软化点沥青;4)将步骤2)得到的离心液输送至馏份塔,经馏份塔蒸馏后得到低喹啉不溶物沥青。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低喹啉不溶物沥青的生产装置。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的优点在于产品收率高,可与煤焦油深加工装置联合生产,易于工业化,生产成本低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低喹啉不溶物沥青的生产工艺,特别是涉及以高温煤焦油为原料,通过高温高速分离设备连续工业化生产低喹啉不溶物沥青的生产工艺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的中温煤沥青喹啉不溶物含量普遍偏高,多在4-10%之间。随着炭材料行业的发展,煤沥青的用途越来越广,对煤沥青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在一些新兴行业或高端碳制品的应用中,如超高功率石墨电极、高端电碳制品、“高纯、高强、高密”特种石墨、炭复合材料以及钢铁高炉水口、滑板等高端炭材料的浸渍生产,高纯天然石墨包覆沥青、生产针状焦和高软化点沥青等产品的原料中,都要求原料沥青中的喹啉不溶物含量尽可能低。
目前,国内脱除沥青中喹啉不溶物的方法有多种:山西煤化所的加压化学共聚法,加压过滤法,溶剂萃取法等,除溶剂萃取法外,其他方法大多因未找到最佳的工艺控制路线或合适的工业化设备而停留在实验室阶段。溶剂法虽可实现工业化生产,但由于产品需要二次加工,产品收率低,重质沥青难以处理等,导致生产成本过高,无法大规模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以高温煤焦油为原料,能连续式工业化生产低喹啉不溶物含量沥青的新的生产工艺和方法。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低喹啉不溶物沥青的生产工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以高温煤焦油为原料,将高温煤焦油输送至脱轻塔3中,通过脱轻塔3脱除剩余的水分和轻油组份,将所述脱轻塔3底部的产物脱水脱轻煤焦油经稳流器5输送至高温高速两相离心机6;
2)利用高温高速两相离心机6将脱水脱轻煤焦油进行固液分离,分别得到含有部分沥青质和喹啉不溶物的固相物质、脱除了喹啉不溶物的液相物质;
3)将步骤2)得到的固相物质输送至固相蒸馏器,经固相蒸馏器蒸馏后得到高软化点沥青;
4)将步骤2)得到的液相物质输送至馏份塔9,经馏份塔9蒸馏后得到低喹啉不溶物沥青。
所述步骤1)具体包括:
所述高温煤焦油为脱水煤焦油,脱水煤焦油由脱轻进料泵1经管式加热炉2加热到220~260℃进入脱轻塔3,脱轻塔3为减压操作,塔顶压力控制在绝对压力60~95kpa,塔顶的温度为90~130℃,塔顶逸出的轻油馏份和水蒸汽经轻油冷凝冷却器A13冷却至30~40℃,进入脱轻塔回流泵14,部分轻油经脱轻塔回流泵14回流至脱轻塔塔顶,部分轻油泵入轻油储槽,脱轻塔3底的温度保持150~220℃,塔底的产物脱水脱轻煤焦油由离心进料泵4经稳流器5打入高温高速两相离心机6。
所述步骤2)具体包括:
利用高温高速两相离心机6将脱水脱轻煤焦油进行固液分离,离心进料温度控制在130~200℃,离心机转速为3000~4500r/min,脱水脱轻煤焦油在高速离心条件下将喹啉不溶物以固相形式推出,煤焦油被分离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含有部分沥青质和喹啉不溶物的固相物质,一部分为脱除了喹啉不溶物的液相物质,固相物质落入固相蒸馏器,所述固相蒸馏器为连续蒸馏器7,脱除了喹啉不溶物的液相物质落入离心液泵8。
所述步骤3)具体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宁碳素集团有限公司;济宁科能新型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济宁碳素集团有限公司;济宁科能新型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0023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