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胶囊式内窥镜控制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01004.X | 申请日: | 2017-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072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4 |
发明(设计)人: | 邓文军;王建平;李滔;林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资福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04 | 分类号: | A61B1/04 |
代理公司: | 深圳盛德大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333 | 代理人: | 贾振勇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胶囊 内窥镜 控制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胶囊式内窥镜控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如今现代人在社会压力及不健康的饮食生活下,消化系统常常容易出现问题,并给人带来相当大的困扰,当消化系统出现问题时,需要对消化系统进行检查。
为了减少使用胃镜对胃部进行检查时给患者造成的痛苦,现有技术中出现了一种使用胶囊式胃镜作为胃部探测装置的胃部检查方法,在该方法中,待测者吞下含有磁性材料的胶囊式胃镜,然后利用胶囊胃镜中的摄像头以及照明装置对胃部进行观察,当需要对胃的某一区域进行观察时时,利用设置在人体外部的磁控装置将胶囊式内窥镜牵引到该区域。
然而,在对现有技术的研究和实践中,本发明的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当需要将胶囊式内窥镜移动到需要观察的位置前,胶囊式内窥镜当前位置可为胃的任何位置,系统也很难判断当前位置是胃的哪个位置,因此经常出现判断失误从而导致不能将胶囊是内窥镜移动到需要观察的位置,导致检查耗时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胶囊式内窥镜控制方法及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的经常出现判断失误从而导致不能将胶囊是内窥镜移动到需要观察的位置,导致检查耗时长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胶囊式内窥镜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控制胶囊式内窥镜处于根据胃的位置数据而确定的胃部初始区域;
接收用户输入的第一目标部位的第一观察指令;
根据所述胃部初始区域和所述第一观察指令,控制所述胶囊式内窥镜移动至所述第一目标部位的观察区域。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胶囊式内窥镜控制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初始区域控制单元,用于控制胶囊式内窥镜处于根据胃的位置数据而确定的胃部初始区域;
指令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第一目标部位的第一观察指令;
移动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胃部初始区域和所述第一观察指令,控制所述胶囊式内窥镜移动至所述第一目标部位的观察区域。
本发明实施例首先根据待测者胃的位置数据确定该胃的胃部初始区域,控制胶囊式内窥镜处于该胃部初始区域,当接收到胃部的任意目标部位的任意观察指令从而确定任意目标部位时,控制胶囊式内窥镜移动到胃部的任意目标部位的观察区域,从而对该任意目标部位进行观察。由于在移动前胶囊式内窥镜的移动初始区域以及移动目标区域是确定的,而且将根据每个胃的位置数据确定的胃部初始区域作为移动初始区域,使移动初始区域不仅精确而且唯一,故能控制胶囊式内窥镜准确且快速移动到目标区域,减少了检查的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胶囊式内窥镜控制装置的实施环境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胶囊式内窥镜控制方法的实现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胶囊式内窥镜控制方法的实现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控制胶囊式内窥镜处于根据胃的位置数据而设定的胃部初始区域的实现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在终端的图形界面上显示胃的各部位的名称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接收用户输入的第一目标部位的第一观察指令的实现流程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胃不同部位的观察区域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根据胃部初始区域和第一观察指令,控制胶囊式内窥镜移动至第一目标部位的观察区域的实现流程图;
图9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胶囊式内窥镜控制方法的实现流程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胶囊式内窥镜控制装置的结构图;
图11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胶囊式内窥镜控制装置的结构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初始区域控制单元的结构图;
图13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胶囊式内窥镜控制装置的结构图;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指令接收单元的结构图;
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移动控制单元的结构图;
图16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胶囊式内窥镜控制装置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资福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资福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0100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笔筒(太极)
- 下一篇:一种用于视力检测的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