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的底盘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01446.4 | 申请日: | 2017-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570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发明(设计)人: | 张凯邦;牛小锋;孙玉;孔凡茂;周申光;曾迁;刘自敏;王立涛;李亚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6/023 | 分类号: | B60R16/023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金旭鹏;肖冰滨 |
地址: | 0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底盘 控制系统 | ||
1.一种车辆的底盘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的底盘控制系统包括:
第一信号触发装置,用于响应于驾驶员操作生成并发送驾驶模式信号;
第二信号触发装置,用于响应于驾驶员操作生成并发送自定义模式信号和自定义模式操作信号;以及
主控单元,电连接所述第一信号触发装置和所述第二信号触发装置,用于接收所述驾驶模式信号、所述自定义模式信号和所述自定义模式操作信号,并根据所述自定义模式操作信号控制车辆的底盘系统响应所述驾驶模式信号和所述自定义模式信号中的一者以执行对应的驾驶模式或自定义模式;
其中,所述自定义模式操作信号用于指示所述主控单元执行所述驾驶模式信号和所述自定义模式信号中的一者;
其中,所述自定义模式信号用于指示对所述底盘系统进行参数自定义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底盘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的底盘控制系统还包括所述底盘系统;并且
所述主控单元根据所述驾驶模式信号、所述自定义模式信号和所述自定义模式操作信号对应生成驾驶模式请求信号、自定义模式请求信号和自定义模式激活信号;
所述底盘系统电连接所述主控单元,用于接收所述驾驶模式请求信号、所述自定义模式请求信号和所述自定义模式激活信号,并根据所述自定义模式激活信号来响应所述驾驶模式请求信号和所述自定义模式请求信号中的一者以执行对应的驾驶模式或自定义模式;
其中,所述自定义模式激活信号用于指示所述底盘系统响应所述驾驶模式请求信号和所述自定义模式请求信号中的一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底盘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定义模式操作信号、所述自定义模式激活信号、所述驾驶模式请求信号和所述自定义模式请求信号被配置为0/1信号;并且
所述自定义模式操作信号置于0时,指示所述主控单元执行所述驾驶模式信号,置于1时则指示所述主控单元执行所述自定义模式信号;
所述自定义模式激活信号置于0时,指示所述底盘系统响应所述驾驶模式请求信号,置于1时指示所述底盘系统响应所述自定义模式请求信号;
所述驾驶模式请求信号置于1时,指示请求执行所述驾驶模式信号,置于0时则指示不请求执行所述驾驶模式信号;以及
所述自定义模式请求信号置于1时,指示请求执行所述自定义模式信号,置于0时则指示不请求执行所述自定义模式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的底盘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若所述主控单元未接收到所述自定义模式信号或所述自定义模式操作信号,则所述主控单元将所述自定义模式请求信号和所述自定义模式激活信号置于0,并将所述驾驶模式请求信号置于1,以执行所述驾驶模式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的底盘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信号触发装置还电连接所述第一信号触发装置,用于接收所述驾驶模式信号;并且
当所述第二信号触发装置检测到所接收的驾驶模式信号发生变化时,将所述自定义模式操作信号置于0,并将变化后的驾驶模式信号发送至所述主控单元。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底盘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的底盘控制系统还包括组合仪表;并且
所述底盘系统还用于向所述主控单元反馈系统状态信号,且所述组合仪表在所述主控单元的控制下根据所述系统状态信号显示所述底盘系统的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底盘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系统执行自定义模式包括根据所述自定义模式信号对所述底盘系统中的动力系统、转向助力系统、悬架系统、电子真空助力器以及电子稳定系统ESP中的非主动安全系统中的任意一者或多者进行参数自定义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辆的底盘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号触发装置和所述第二信号触发装置还用于实时记录当前驾驶模式和当前自定义项,并在车辆重新上电时加载前次下电时所记录的驾驶模式和自定义项而生成对应的驾驶模式信号和自定义模式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0144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