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提供警告信号以识别将面临的微睡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02408.0 | 申请日: | 2017-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737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17 |
发明(设计)人: | T.范多梅勒;F.武尔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V20/59 | 分类号: | G06V20/59;G06V40/1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李雪莹;宣力伟 |
地址: | 德国斯***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提供 警告 信号 识别 面临 方法 | ||
1.用于提供警告信号(105)以识别将面临的微睡的方法(200),所述方法用于车辆(110)的微睡提早识别装置(100),其中所述方法(200)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读入(205)至少一个行为模式(315),所述行为模式代表在用所述车辆(110)行驶的过程中驾驶员(115)的行为;
-将所述行为模式(315)与至少一个所存储的预微睡模式(320)进行比较(210),其中所述预微睡模式(320)代表个性化的、在所述驾驶员(115)微睡之前已经发生的或者正在发生的行为;以及
-当所述行为模式(315)与所述预微睡模式(320)之间存在预先确定的关系时,输出(215)所述警告信号(105)。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200),其中当所述行为模式(315)与所述预微睡模式(320)在公差范围之内相同时,产生所述警告信号(105)。
3.按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200),其中所述驾驶员(115)的所述行为模式(315)和/或所述预微睡模式(320)代表在所述行驶过程中所述驾驶员(115)的视线状态和/或眼皮闭合状态和/或头部姿势和/或身体姿势。
4.用于产生预微睡模式(320)以识别将面临的微睡的方法(400),所述方法用于车辆(110)的微睡提早识别装置(100),其中所述方法(400)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读入(405)所述预微睡模式(320),其中所述预微睡模式(320)代表个性化的、在所述驾驶员(115)微睡之前已经发生的或者正在发生的行为;以及
-存储(410)所述预微睡模式(320)。
5.按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400),其中所述驾驶员(115)的所述预微睡模式(320)代表在行驶过程中所述驾驶员(115)的视线状态和/或眼皮闭合状态和/或头部姿势和/或身体姿势。
6.用于借助于警告信号(105)进行警告以识别将面临的微睡的方法(600),所述方法用于车辆(110)的微睡提早识别装置系统(700),其中所述方法(600)至少包括按权利要求1到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200)的步骤和按权利要求4到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400)的步骤。
7.用于提供警告信号(105)以识别将面临的微睡的微睡提早识别装置(100),所述微睡提早识别装置用于车辆(110),其中所述微睡提早识别装置(100)至少具有以下特征:
-接口(300),所述接口通往行为传感单元,所述接口用于读入至少一个行为模式(315),所述行为模式代表在用所述车辆(110)行驶的过程中驾驶员(115)的行为;
-比较单元(305),所述比较单元用于将所述行为模式(315)与至少一个所存储的预微睡模式(320)进行比较,其中所述预微睡模式(320)代表个性化的、在所述驾驶员(115)微睡之前已经发生的或者正在发生的行为;以及
-警告单元(310),所述警告单元用于:当所述行为模式(315)与所述预微睡模式(320)之间存在预先确定的关系时,输出所述警告信号(105)。
8.按权利要求7所述的微睡提早识别装置(100),其中所述接口(300)被构造用于:以光学的方式读入所述行为模式(315),尤其其中,所述接口被构造用于:用摄像设备来读入所述行为模式(315)。
9.用于产生预微睡模式(320)以识别将面临的微睡的产生装置(500),所述产生装置用于车辆(110),其中所述产生装置(500)至少具有以下特征:
-接口(505),所述接口用于读入所述预微睡模式(320),其中所述预微睡模式(320)代表个性化的、在所述驾驶员(115)微睡之前已经发生的或者正在发生的行为;以及
-单元(510),所述单元用于存储所述预微睡模式(320)。
10.按权利要求9所述的产生装置(500),其中所述接口(505)被构造用于:以光学的方式读入所述预微睡模式(320),尤其其中,所述接口(505)被构造用于:用摄像设备来读入所述预微睡模式(3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未经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0240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