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过催化氧化一步合成α-氨基酸酯类化合物的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207481.7 申请日: 2017-03-31
公开(公告)号: CN107011195B 公开(公告)日: 2019-04-09
发明(设计)人: 江焕峰;欧阳露;伍婉卿;戚朝荣 申请(专利权)人: 华南理工大学
主分类号: C07C227/12 分类号: C07C227/12;C07C229/18;C07D215/06;C07D207/263
代理公司: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代理人: 罗观祥
地址: 510640 广***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通过 催化 氧化 一步 合成 氨基酸 化合物 方法
【说明书】:

发明属于有机化工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通过催化氧化一步合成α‑氨基酸酯类化合物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烯醚/胺类化合物或烯酰胺类化合物和胺类化合物在有机溶剂中通过催化剂和氧化剂的共同作用进行反应;(2)反应完后,将产物进行分离纯化,得到α‑氨基酸酯类化合物。所述方法操作安全简单、一步合成,在反应的过程中得到酯键,使用无毒无污染的过氧化物作氧化剂,原料价格低廉、容易得到,对功能团适应性好,对底物适应性广,环境友好,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有机化工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通过催化氧化一步合成α-氨基酸酯类化合物的方法。

背景技术

氨基酸是在生物体内构成蛋白质分子的基本单位,与生物的生命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它在抗体内具有特殊的生理功能,是生物体内不可缺少的营养成分之一。由于其在生物医药上的重要应用,其高效合成得到了化学家们的广泛关注。然而由于其结构的特殊性,合成上还是有些限制,但通过氨基酸酯的合成,再在温和条件下水解,就可得到相应的氨基酸衍生物,因此这一方法弥补了直接合成的不足,为多样性合成提供了新的方法及思路。

α-氨基酸(甘氨酸)是一种神经递质素,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神经递质的抑制与兴奋上起着重要的作用,其衍生物也是也被发现具有很好的生物活性,如抗菌试剂等(C.L.Cioffi,S.Liu,M.A.Wolf,P.R.Guzzo,K.Sadalapure,V.Par thasarathy,D.T.J.Loong et al.J.Med.Chem.2016,59,8473,M.A.T.Bla skovich,Synthesis andBiological Evaluation of N-((1-(4-(Sulfonyl)piperazin-1-yl)cycloalkyl)methyl)benzamide Inhibitors of Glycine Transporter-1,J.Med.Ch em.,2016,59(24),10807)。

羟苯甘氨酸在临床被用作在心肌梗塞中促进碳水化合物的氧化的药物,药物是一种抗甘氨酸转体剂。

近年来,合成化学家已经开发出一些构建α-氨基酸类化合物的有效方法。有人(M.E.Morilla,M.M.Diaz-Requejo,T.R.Belderrain,M.C.Nicasio,S.Trofimenlco,P.J.Perez,Catalytic insertion of diazo compounds into N–H bonds:the copperalternative,Chem.Commun.,2002,2998.)采用自身蝎型配位的铜催化剂,将胺与重氮类化合物催化生成α-氨基酸酯,但是该反应只对于脂肪胺能进行反应,芳胺类底物不能进行反应,且底物适性差。冯小明老师课题组(Z.R.Hou,J.Wang,P.He,J.Wang,B.Qin,X.H.Liu,L,L,Lin,X.M.Feng.Highly Enantioselective Insertion of Carbenoids into N-H BondsCatalyzed by Copper(I)Complexes of Binol Derivatives.Angew.Chem.Int.Ed.,2010,49,4763.)对铜催化胺和重氮类化合物合成α-氨基酸酯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不仅实现了对芳胺类底物的突破,还首次实现了其不对称合成。但同时该反应也还存在一些缺点,如反应中所用到的重氮类化合物是通过酯和TsN3类化合物合成出来的,α-氨基酸酯的酯是通过底物带进去的,而不是在反应过程中构建的。

在现有技术中,最常用的方法是酯的卤代物被氨亲核进攻来得到氨基酸酯类化合物。这类的合成方法需要用到化学剂量的有机卤化物,且原料卤代酯需要预先制备,且其本身就是一种不容易得到的原料。因此发展简单方便的,且能合成更加多样性的α-氨基酸酯类化全物的合成方法显得更加重要。

发明内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0748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