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胶囊胃镜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14061.1 | 申请日: | 2017-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5958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叶林飞;孔德昱;徐建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B1/04 | 分类号: | A61B1/04;A61B1/06;A61B1/273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迪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1 | 代理人: | 关玲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胶囊 胃镜 | ||
一种胶囊胃镜,包括胶囊胃镜主壳体(1)、尾部壳体(2)、牵引装置、动力装置和摄像处理装置。所述的胶囊胃镜主壳体为圆柱状且前端为弧形透明罩。所述的尾部壳体为类圆锥体,位于胶囊胃镜主壳体的尾部,类似蚕蛹尾部,表面为凹凸状。所述的摄像处理装置位于主壳体前端,与所述的动力装置相连,具有摄像功能和通信功能,并且能够实现图像处理和所述的牵引装置的动力控制功能。所述的动力装置位于主壳体内,为摄像处理装置提供电力并为牵引装置提供动力。所述的牵引装置位于尾部壳体内,能够控制胶囊胃镜尾部运动。本发明可通过牵引装置的控制,使胶囊胃镜尾部扭动从而使胶囊胃镜移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胶囊胃镜。
背景技术
胶囊胃镜作为一种新兴的消化内科检查方式,因为其不需要使用导芯,基本消除了患者的痛苦。当患者吞下胶囊胃镜后,其随着消化道的蠕动而前进,摄取消化道的图像并发送至患者体外的记录仪器,最终排出体外。医生通过反馈的图像,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分析。如中国专利CN201510113285.4公开了一种可改变拍照角度的胶囊胃镜,包括:胶囊壳体、LED光源、自动聚焦镜头、微处理器、电池、天线,胶囊壳体为圆柱形且两端为半球形的透明罩,自动聚焦镜头位于透明罩内,自动聚焦镜头四周还具有LED光源,自动聚焦镜头和LED光源与微处理器相连,微处理器与电池的一端相连,电池的另一端与天线相连。该技术方案可改变拍摄角度,观察更为全面,但是胶囊胃镜运动动力来自于消化道蠕动,无法按照操作者意愿移动,可能导致一些区域遗漏,并且无法重复观察某一区域。中国专利CN201130484616.8公开了一种螺纹状胶囊内窥镜外壳,但是该技术方案的螺纹主要在壳体中央,且并未解释其运动方式。
可见,上述现有技术都未解决胶囊胃镜随消化道蠕动而无法按操作者意愿移动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胶囊胃镜的缺点,本发明提出一种胶囊胃镜。本发明结构简单,能够按照操作者意愿进行移动。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胶囊胃镜,包括胶囊胃镜主壳体、尾部壳体、牵引装置、动力装置和摄像处理装置。所述的胶囊胃镜主壳体为圆柱状且前端为弧形透明罩;所述的尾部壳体为类圆锥体,位于胶囊胃镜主壳体的尾部,类似蚕蛹尾部,表面为凹凸状;所述的摄像处理装置位于胶囊胃镜主壳体内,与所述的动力装置相连,具有摄像功能和通信功能,实现图像处理功能并控制所述牵引装置的运行;所述的动力装置位于胶囊胃镜主壳体内,与所述的牵引装置相连,为摄像处理装置提供电力并为牵引装置提供动力;所述的牵引装置位于尾部壳体内,控制胶囊胃镜尾部运动。
进一步,所述的摄像处理装置包括微型摄像头、LED光源、微处理器和无线收发器;所述的微型摄像头位于胶囊胃镜前端的弧形透明罩内,所述的LED光源环形布置于微型摄像头四周,所述微处理器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的微型摄像头和LED光源相连,微处理器另一端与所述的无线收发器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动力装置包括电池和电机;所述电池的一端与所述的无线收发器相连,电池的另一端与电机相连。所述的电机共有4个,环状分布于所述的电池四周,分别与所述的牵引装置的牵引绳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牵引装置包括轴承、牵引绳、牵引绳管道、大牵引转轴和小牵引转轴;所述的轴承位于尾部壳体内部,用于支撑整个牵引装置;所述的牵引绳管道共有4个,4个牵引绳管道环形布置于轴承四周;4条牵引绳分别位于4个牵引绳管道内,4条牵引绳与所述的电机相连,电机控制牵引绳的收放,从而控制胶囊尾部的扭动方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的胶囊胃镜,由于可通过四个方向的牵引绳的收放,使胶囊胃镜尾部向相应方向扭动,于是可通过转换牵引绳的收放步骤实现对胶囊胃镜尾部扭动方式的控制,最终推动胶囊胃镜移动。同时,由于胶囊胃镜尾部壳体为凹凸状,可在尽量降低伤害的情况下增大与消化道的摩擦,使胶囊胃镜运动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胶囊胃镜的系统组成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1406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消能减震型框架式钢板剪力墙结构
- 下一篇:一种新型低成本玻璃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