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超速检测数据有效性评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16840.5 | 申请日: | 2017-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9322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9 |
发明(设计)人: | 吕伟韬;陈凝;张韦华;盛旺;饶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智通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5/08 | 分类号: | G07C5/08;G08G1/052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王素琴 |
地址: | 210006 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应天***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超速 检测 数据 有效性 评估 方法 | ||
1.一种车辆超速检测数据有效性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为具有号牌识别功能的车辆速度检测设备上传的超速检测数据赋予超速风险指数I0,在对超速检测数据进行地点车速阈值检测的基础上进行速度测量值的一致性检测、信用检测、关联检测,根据检测结果确定风险指数I,进一步评估超速数据的有效性;具体的步骤为:
S1、读取车辆超速检测数据,并为每条数据赋予初始测速风险指数I0;
S2、就某一条超速数据,对其进行速度阈值检测,对于速度检测值未超出阈值T1的过车检测记录,测速风险指数增量M1为0;否则M1取设定标准值并转至步骤S4;
S3、对未超过速度阈值的超速记录,进行一致性检测得到该条超速记录的风险指数增量M2,进行信用检测该条超速记录的风险指数增量M3,进行关联检测该条超速记录的风险指数增量M4;步骤S3具体为:
S31、一致性检测:根据检测时间从同一检测设备上传的检测数据中提取超速记录对应车辆在设定的短时间隔内前车、后车的检测数据,根据号牌识别结果从中筛选出同类型车辆的检测数据,统计前后车辆的行驶速度平均值计算速度检测值与前后车平均车速的差异度其中v为速度检测值,v0为检测断面的速度参考值,对于差异度大于阈值T2的情况,超速记录的风险指数增量M2取其设定标准值,否则取值为0;
S32、信用检测:根据车辆号牌识别数据,从卡口系统数据库中检索有效期内的车辆历史超速检测记录,分析历史超速情况,即计算超速显著性分析指标其中,v为速度检测值,v0为检测断面的速度参考值;将超速显著性分析指标S超过阈值T3的超速行为作为显著超速记录,统计显著超速记录数;若车辆在有效期内存在的显著超速记录数低于信用检测阈值T4,则所分析的超速记录的风险指数增量M3取对应设定标准值,否则M3取值为0;
S33、关联检测:在检测点的上游、下游相邻路段或交叉口的同类检测数据中检索对应号牌的过车检测数据,对于在上下游不存在超速记录的情况将该条超速记录的风险指数增量M4赋值为设定标准值,否则M4取值为0;
S4、确定超速检测记录的测速风险指数I=I0+M1+M2+M3+M4,根据风险指数数值分析超速检测数据的有效性,风险指数越大表明数据的有效性越低。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超速检测数据有效性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根据车型确定检测阈值T1,进行阈值检测前根据过车检测数据的号牌识别字段确定车辆车型,将检测车速与对应车型速度阈值T1进行比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超速检测数据有效性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货车、大客车速度阈值T1取值110km/h;小汽车速度阈值T1根据检测点的历史过车行驶速度统计确定,将检测日期前设定时间段内的同时段历史有效检测数据作为统计样本,将85%位速度作为设定标准值,将超出设定标准值20%的速度值作为小汽车的速度阈值。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车辆超速检测数据有效性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1中,阈值T2根据数据风险监管需求确定,短时间隔取1min,检测断面的速度参考值v0取值根据85%位车速确定。
5.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车辆超速检测数据有效性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2中,阈值T3、阈值T4根据数据风险监管需求确定;从卡口系统数据库中检索有效期取一年内的车辆历史超速检测记录;检测断面的速度参考值v0取值根据85%位车速确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智通交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智通交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1684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指纹考勤识别系统
- 下一篇:用于防碰瓷的行车记录仪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