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超速检测数据有效性评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16840.5 | 申请日: | 2017-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9322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9 |
发明(设计)人: | 吕伟韬;陈凝;张韦华;盛旺;饶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智通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5/08 | 分类号: | G07C5/08;G08G1/052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王素琴 |
地址: | 210006 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应天***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超速 检测 数据 有效性 评估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超速检测数据有效性评估方法,为具有号牌识别功能的车辆速度检测设备上传的超速检测数据赋予超速风险指数I0,对超速检测数据进行地点车速阈值检测的基础上进行速度测量值的一致性检测、信用检测、关联检测,最终确定超速风险指数I,根据检测结果确定风险指数,进一步评估超速数据的有效性;该方法以单条检测数据为分析对象,能够实现前端原始测速数据的精细化质量检测,并通过测速风险指数进行定量化地数据有效性分析,可筛选出异常的检测记录,亦可通过多条记录的风险指数统计分析对应设备的异常状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超速检测数据有效性评估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实现车辆行驶速度检测的卡口设备在道路交通的管控中得到普遍应用,自动化的超速车辆识别和查处大大减轻了交警部门的现场执法工作强度,同时有效规范道路交通运行秩序,保障交通安全。但应用中路侧检测设备受到各种内外部因素影响,如网络传输、道路交通状况、天气环境等,可能存在数据异常问题,尤其是因测速异常而造成车辆违章判罚有误,影响非现场执法效力。因而需要有效的数据质量检测方法以保障车辆行驶速度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当前能够实现单车行驶速度检测的方式有限,如浮动车基于GPS定位方式的速度检测很难实现路网车辆的全样本检测,同时受制于交通管理各部门间数据共享的难度,因此对于卡口设备的速度检测值的有效性判断很难通过获取其他数据源的检测数据进行多源数据分析来实现。专利2016101607487提出了一种卡口检测设备的数据质量检测方法,其中对于单条测速数据的质量检测以地点车速阈值为标准,该方法能够检测出速度显著异常的数据,但异常识别的敏感度有待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超速检测数据有效性评估方法,根据城市道路车辆行驶的跟驰特性、驾驶人驾驶习惯等对布设于道路上的具有号牌识别功能的车速检测设备上传的车辆超速数据进行有效性检测,以风险指数作为定量化评估指标,实现对超速检测数据质量的精细化管控,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异常识别的敏感度有待提高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车辆超速检测数据有效性评估方法,为具有号牌识别功能的车辆速度检测设备上传的超速检测数据赋予超速风险指数I0,在对超速检测数据进行地点车速阈值检测的基础上进行速度测量值的一致性检测、信用检测、关联检测,根据检测结果确定风险指数I,进一步评估超速数据的有效性;具体的步骤为:
S1、读取车辆超速检测数据,并为每条数据赋予初始测速风险指数I0;
S2、就某一条超速数据,对其进行速度阈值检测,对于速度检测值未超出阈值T1的过车检测记录,测速风险指数增量M1为0;否则M1取设定标准值并转至步骤S4;
S3、对未超过速度阈值的超速记录,进行一致性检测得到该条超速记录的风险指数增量M2,进行信用检测该条超速记录的风险指数增量M3,进行关联检测该条超速记录的风险指数增量M4;
S4、确定超速检测记录的测速风险指数I=I0+M1+M2+M3+M4,根据风险指数数值分析超速检测数据的有效性,风险指数越大表明数据的有效性越低。
进一步地,步骤S3具体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智通交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智通交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1684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指纹考勤识别系统
- 下一篇:用于防碰瓷的行车记录仪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