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车辆的转向防碰撞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18643.7 | 申请日: | 2017-04-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3992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9 |
发明(设计)人: | 孙超;樊啸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W30/09 | 分类号: | B60W30/09;B60W50/14;B60W10/20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汇东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1 | 代理人: | 范晓斌;薛峰 |
地址: | 315336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车辆 转向 碰撞 方法 系统 | ||
1.一种用于车辆的转向防碰撞方法,所述车辆能够探测车道线信息,包括:
确定所述车辆的前部有碰撞风险和所述车辆根据所述车道线信息确定的可变换车道;
确定所述可变换车道不存在影响变道目标;
自动控制所述车辆转向以避免所述碰撞风险;
在自动控制所述车辆转向之前,还包括提醒驾驶员手动采取措施以防碰撞的步骤;
在所述驾驶员未采取任何措施的情况下,还包括确定所述可变换车道是否包括车辆左侧相邻车道的步骤;
在包括所述车辆左侧相邻车道的情况下,自动控制所述车辆向左转向;在不包括所述车辆左侧相邻车道的情况下,自动控制所述车辆向右转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转向防碰撞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车辆的前部有碰撞风险和所述车辆根据所述车道线信息确定的可变换车道分为两个步骤:
探测所述车辆的前方的所述车道线信息并根据所述车道线信息确定所述可变换车道;
确定所述车辆的前部有碰撞风险;或
确定所述车辆的前部有碰撞风险;
在有所述碰撞风险的情况下,探测所述车辆的前方的所述车道线信息并根据所述车道线信息确定所述可变换车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转向防碰撞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辆还能够探测所述车辆的前方是否有禁止超车标识,在探测到所述禁止超车标识的情况下,只提醒驾驶员安全行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转向防碰撞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车道线信息确定没有所述可变换车道或/和存在所述影响变道目标的情况下,只提醒驾驶员安全行车。
5.一种用于车辆的转向防碰撞系统,包括:
目标物探测单元,用于探测所述车辆周围的目标物信息;
图像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车辆前方的车道线信息和交通标识信息;
图像处理单元,用于处理所述车道线信息和所述交通标识信息;
中央处理单元,用于接收并处理所述目标物信息与所述车道线信息和所述交通标识信息;和
执行单元,用于自动提示驾驶员安全行车或/和使所述车辆自动转向以避免碰撞风险。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转向防碰撞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物采集单元包括位于所述车辆前保险杠处的第一雷达,用于探测本车道内所述车辆前方的所述目标物的速度及与所述车辆的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转向防碰撞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雷达为自适应巡航雷达。
8.根据权利要求5-7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转向防碰撞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物采集单元还包括分别位于所述车辆侧后方的第二雷达与第三雷达,用于探测所述车辆侧后方相邻车道内的所述目标物的速度、与所述车辆的距离及角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转向防碰撞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雷达与所述第三雷达为盲点监测系统雷达。
10.根据权利要求5-7、9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转向防碰撞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获取单元为摄像头,位于所述车辆的车内后视镜处,用于获取所述车辆前方的所述车道线信息和所述交通标识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转向防碰撞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为车道偏离报警系统摄像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1864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吊挂式空滤器安装结构
- 下一篇:一种底托式空滤器安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