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相催化5-羟甲基糠醛制备2,5-呋喃二甲醛的催化剂及制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21465.3 | 申请日: | 2017-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176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郭向云;马奔;王英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D307/48 | 分类号: | C07D307/48;B01J23/52;B01J23/44;B01J23/42;B01J23/50;B01J23/46;B01J23/89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4101 | 代理人: | 刘宝贤 |
地址: | 030001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催化 甲基 糠醛 制备 呋喃 甲醛 催化剂 制法 应用 | ||
一种水相催化5‑羟甲基糠醛制备2,5‑呋喃二甲醛的催化剂包括载体,活性金属组分和助剂金属,按最终催化剂重量计,活性金属组分的质量分数为1%‑20%,助剂金属组分铜的质量分数为0‑10%,其余为载体。所述的载体为石墨烯、碳化硅、氧化铝、二氧化硅、活性炭或者氮化碳中的一种。所述的活性金属组分为金、钯、铂、银、钌、铑中的一种或两种。本发明具有反应条件温和、对环境友好、转化效率高、选择性好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相催化5-羟甲基糠醛制备2,5-呋喃二甲醛的催化剂及制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2,5-呋喃二甲醛是一种重要的化学中间体,在合成呋喃类聚合物、各种聚希夫酸、抗真菌剂、药物、杀虫剂、有机导体、交联剂等领域有广泛地应用,而且它也能作为一种单体用于合成各种功能性材料。
通过催化5-羟甲基糠醛(HMF)选择性氧化制备2,5-呋喃二甲醛(DFF)被认为是工业上唯一可行的方法。然而2,5-呋喃二甲醛可以继续被氧化成5-甲酰基-2-呋喃甲酸(FFCA)和2,5-呋喃二甲酸(FDCA)。另外,5-羟甲基糠醛也可以被氧化成5-羟甲基-2-呋喃甲酸(HMFCA)等副产物(Scheme 1),因此获取高纯度的2,5-呋喃二甲醛是目前的主要挑战。反应式如下:
中国专利(CN104478835)公布了一种以四甲基哌啶氮氧化物为催化剂、三价铁离子和硝酸根离子为活化剂,分子氧为氧化剂,在有机溶剂中催化5-羟甲基糠醛制备2,5-呋喃二甲醛的方法。该制备方法目标产物收率高、副产物较少,但是在制备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二氯乙烷、二氯甲烷、乙酸乙酯、甲苯、二氧六环、四氢呋喃或乙腈等有机溶剂,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也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中国专利(CN106008415)公布了光催化5-羟甲基糠醛选择性氧化制备2,5-呋喃二甲醛的方法,以Nb2O5为催化剂,氧气为氧化剂,在波长大于400nm的可见光照射下,5-羟甲基糠醛在三氟甲苯溶剂中被氧化成2,5-呋喃二甲醛。但是该方法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均偏低,且三氟甲苯不仅高度易燃,而且毒性较高,给生产操作增加了风险。中国专利(CN106008416)公布了一种以Cu(NO3)2·3H2O为氧化剂,在水-乙腈/非极性溶剂两相反应体系中氧化5-羟甲基糠醛合成2,5-呋喃二甲醛的方法。该方法无需使用催化剂,具有产物收率高且易分离、反应条件温和、生产成本低等优点,但是Cu(NO3)2·3H2O在氧化5-羟甲基糠醛的同时会产生大量的氮氧化合物,而氮氧化合物是空气污染的主要成分,还可能形成酸雨,对环境造成破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反应条件温和、对环境友好、转化效率高(5-羟甲基糠醛的转化率在90%以上)、选择性好(2,5-呋喃二甲醛选择性在90%以上)的水相催化5-羟甲基糠醛制备2,5-呋喃二甲醛的催化剂及制法和应用。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相催化5-羟甲基糠醛制备2,5-呋喃二甲酸的方法,是以无碱的水溶液为反应溶剂,具有反应条件温和、对环境友好、转化效率高、选择性好等优点,且催化剂制备简单、易回收、稳定性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的催化剂是负载型多相催化剂,其中催化剂包括载体,活性金属组分和助剂金属,按最终催化剂重量计,活性金属组分的质量分数为1%-20%,助剂金属组分的质量分数为0-10%,其余为载体。
如上所述的载体为石墨烯、碳化硅、氧化铝、二氧化硅、活性炭或者氮化碳中的一种;活性金属组分为金、钯、铂、银、钌、铑中的一种或两种;助剂金属组分为铜。
如上所述的活性金属颗粒的粒径小于100纳米。
本发明催化剂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2146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