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开口宽度可调扳手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22814.3 | 申请日: | 2017-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8167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8 |
发明(设计)人: | 张东林;金美子;李慎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5B13/12 | 分类号: | B25B13/12;B25B13/20 |
代理公司: | 北京航信高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26 | 代理人: | 周良玉 |
地址: | 110015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开口 宽度 可调 扳手 | ||
1.一种开口宽度可调扳手,包括:
手柄(1),所述手柄(1)上一体第设有下钳部(11),所述手柄(1)的与所述下钳部(11)所在面相背的一面为上调节面(12),所述上调节面(12)上开有与其长度等长且横截面呈Ω型的滑动槽(13);
上钳部(2),其呈L型,所述上钳部(2)的与上调节面(12)相对的一面为下调节面(21),所述下调节面(21)上设有与所述滑动槽(13)的位置和形状相匹配的滑动凸台(22);
调节部(6),其可拆卸地固定在调节部容纳槽(15)内,调节部(6)以相邻调节凸台(24)中心线之间的距离为单位调节所述可调扳手的开口宽度;
其特征在于,
滑动槽(13)的一侧设有多个沿滑动槽(13)线性排列的止动槽(14),滑动槽(13)的另一侧开有调节部容纳槽(15),手柄(1)的设有下钳部(11)的一端端面开有与滑动槽(13)相连通的限位通槽(16);
滑动凸台(22)的与止动槽(14)对应的一侧设有止动件通孔(23),滑动凸台(22)的与调节部容纳槽(15)对应的一侧设有多个沿滑动凸台(22)线性排列的调节凸台(24),调节凸台(24)垂直于滑动凸台(22)中心线;
止动件(3),其设置在止动件通孔(23)内,止动件(3)和止动槽(14)相配合,用于保持扳手的开口宽度;
驱动弹簧(4),其设置在滑动槽(13)内,驱动弹簧(4)的其中一端与滑动凸台(22)接触,用于驱动上钳部(2)以增大所述可调扳手的开口宽度;
限位板(5),其可拆卸地固定在限位通槽(16)内,限位板(5)将使滑动凸台(22)的滑动范围限制在滑动槽(13)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口宽度可调扳手,其特征在于,调节部容纳槽(15)呈L型,其一端顶面以及与该顶面相邻的一呈L型的侧面均与外界相通;
调节部(6)包括:
外壳(61),其呈L型,外壳(61)内部设有中心线呈L型的外壳通孔(611),外壳通孔(611)的面向上调节面(12)的一端为顶向孔(612),外壳通孔(611)的另一端为侧向孔(613);
扳钮(62),其设置在侧向孔(613)端口处,扳钮(62)的一端从调节部容纳槽(15)的呈L型的侧面伸出,扳钮(62)的另一端可在侧向孔(613)内滑动;
至少三个钢球(63),钢球(63)呈L型排列并依次相接触,靠近侧向孔(613)端口的钢球(63)和扳钮(62)相接触;
顶针(64),其下部为圆柱底座(641),上部为圆杆(642),圆杆(642)的顶部为锥体部(643),圆柱底座(641)底面和靠近顶向孔(612)的钢球(63)相接触,锥体部(643)能够伸入到相邻调节凸台(24)之间并通过拨动调节凸台(24)调节所述可调扳手的开口宽度;
堵盖(65),其横截面呈L型,堵盖(65)的外壁设有螺纹,堵盖(65)通过螺纹连接方式固定在顶向孔(612)顶部内壁上;以及
调节弹簧(66),其套设在圆杆(642)上,调节弹簧(66)两端分别与圆柱底座(641)顶面和堵盖(65)相接触;
所述可调扳手还包括调节部固定件(7),调节部固定件(7)使调节部(6)不从调节部容纳槽(15)的呈L型的侧面脱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口宽度可调扳手,其特征在于,调节部固定件(7)为一平板,调节部固定件(7)通过螺钉固定在手柄(1)上,调节部固定件(7)上设有一圆柱凸台,外壳(61)的呈L型并面向外界的一侧面上设有与所述圆柱凸台相匹配的圆柱凹槽,外壳(61)以所述圆柱凸台中心线为轴旋转。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口宽度可调扳手,其特征在于,外壳(61)和调节部容纳槽(15)之间设有复位弹簧(8),复位弹簧(8)的两端分别与调节部容纳槽(15)壁面和外壳(61)壁面相接触,复位弹簧(8)的中心线和侧向孔(613)的中心线相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口宽度可调扳手,其特征在于,止动件(3)底面设有与止动槽(14)相匹配的底部凹槽(31),止动件(3)顶面设有用于提拉止动件(3)的拉手(3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未经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2281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能使冷气加湿的补水型空调
- 下一篇:一种家用空气自动除湿装置